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开展"安全治理"的有效典型."安全治理"是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与民众参与的社会平安与民生改善的协同过程.从非传统安全的视角看,把"治理"运用于"社会安全"领域,能促进社会安全能力的提升,使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得到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政治伦理研究的问题 国际政治权力、国际法、国际政治伦理是组成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内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国际政治伦理在国际舞台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国际政治伦理学已开始作为政治学理论研究范畴下国际关系学与政治伦理学综合交叉的边缘分支学科而被世人公认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必须跳出传统安全思维藩篱,用“广义安全”思维统筹国家安全学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安全是一种呈现和合状态的共享性秩序,广义安全论所要凸显的是体现中国智慧的“和合主义”价值内涵。时代观的转变、安全理论的扩展与深化、安全研究制度化等形成的“大安全”格局是国家安全学的“大语境”;国家安全不仅要关注安全技术、安全事件、安全威胁和安全危机,也要关注安全价值、安全结构、安全趋势和安全方略。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构建中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总理念”。“人民性”“系统性”“开放性”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理论特色,为国家安全学再定位构筑了全方位的价值坐标。“杂合学科”的逻辑定位,国家安全学三种理论形态的建构,“关系性实在”的本体论反思,“领域延展性”与“学科反包性”取向的揭示,以及“亦”字型高级国家安全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探究,均体现了国家安全学的“广交叉”特征。“大语境”“总理念”“广交叉”三个维度设定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学科“再定位”需要遵循的新坐标。  相似文献   
4.
“共同威胁”与“共患意识”引发人类对非传统安全的普遍关注。非传统安全的价值实质是“共享安全”。共享安全不仅是安全指涉对象的扩展与转型,也是非传统安全理念的提升与非传统安全话语的创新。西方非传统安全理论经由传统安全研究与和平研究的延伸与扩展,形成了建构主义、哥本哈根学派、后结构主义、批判安全理论、人的安全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主要流派,其主要价值取向是“建构安全”。然而,共享安全的关键是如何面对与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异质性”冲突,中国的安全观与外交方式的价值类型此有着重大的意义与贡献。中国以“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和而不同”为标志的“和合主义”思想渊源,为共享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内核与独特的价值坐标。中国学者的“新天下主义”、“多种行为主体的共同安全”、“人类共同安全”、“全球深度治理”等对“共建安全”方案的多维度探索,为共享安全提供了极具创意的可能性论证。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外交实践与融入世界的“优态共存”,为共享安全提出了解决现实冲突的重要范例,也为共享安全的可行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5.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需要增加"全球质量安全治理"的维度,"质量安全"与国家形象相关联,也是"质量外交"的依托。"质量安全"作为一种超越不同安全领域的关系型价值,具有"镶嵌安全"与"场域安全"的特性,因此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质量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基石,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质量外交的前提,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没有了质量安全,"合作共赢"的基础就会被消解,"相互尊重"与"公平正义"也难以达到,一个国家所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大厦终将倾倒。"质量安全"需要全世界的共同维护,"深化全球质量合作交流","通过质量连接世界",积极参与"全球质量安全共同体"建构是中国参与"全球质量治理"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跨国企业除了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之外,也有文化伦理上的风险。分析西方著名跨国企业的伦理风险类型和化解伦理风险的经验,研究跨国企业防范与化解伦理风险的基本前提和规避策略,对我国企业化解伦理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领事保护理念,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的海外机构、企业和公民的安全是中国海外安保供给体系的首要关切。后疫情时代的安全环境、安全威胁和安保内容的新变化凸显了海外安保的供需落差,如何通过完善海外安保供给体系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成为总体国家安全治理不得不重视的紧迫性议题。根据风险/焦虑-威胁/恐惧-危机/恐慌的升级过程,可将海外安保区分为预防、震慑、应急三种类型,政府、军队、国际安保公司、社会组织和海外企业能够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在明晰中国海外安保“阶段-类型”及对应的多元供给主体职能的基础上,中国海外安保供给体系的完善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指导下,遵循“预防-震慑-应急”一体化的供给模式,建构多元供给主体联动体系,从而弥补现有供给体系的不足,全面推进“海外中国平安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共同威胁”与“共患意识”引发人类对非传统安全的普遍关注。非传统安全的价值实质是“共享安全”。共享安全不仅是安全指涉对象的扩展与转型,也是非传统安全理念的提升与非传统安全话语的创新。西方非传统安全理论经由传统安全研究与和平研究的延伸与扩展,形成了建构主义、哥本哈根学派、后结构主义、批判安全理论、人的安全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主要流派,其主要价值取向是“建构安全”。然而,共享安全的关键是如何面对与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异质性”冲突,中国的安全观与外交方式的价值类型此有着重大的意义与贡献。中国以“保合太和”、“万国成宁”、“和而不同”为标志的“和合主义”思想渊源,为共享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内核与独特的价值坐标。中国学者的“新天下主义”、“多种行为主体的共同安全”、“人类共同安全”、“全球深度治理”等对“共建安全”方案的多维度探索,为共享安全提供了极具创意的可能性论证。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外交实践与融入世界的“优态共存”,为共享安全提出了解决现实冲突的重要范例,也为共享安全的可行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9.
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和平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人类现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谁也不会忘记2003年的那场阴霾——SARS在短短两个月之内扩散到五大洲的19个国家。SARS肆虐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亦或民众,都不得不去认真地面对一个严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合主义”:中国外交的伦理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事务的处理离不开国家的外交决策,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又离不开其决策前提的伦理价值定位,尤其是当外交决策处于两难境地时,伦理价值的基本信念直接影响决策的取舍。伦理的实质内涵是判定什么是对的以及如何按对的去行动,它通常呈现为共同体基本道德秩序的构成。国际关系伦理则是国际共同体道德秩序的构成,它表现为国际行为体基本的行为规范与善恶价值取向。但是在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中,伦理似乎是一个经常被“边缘化的”或者说是常“被忽视的”问题。总体上说,关于伦理与外交的关系有三种观点。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国际关系理论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