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根植于政策思维中的“战略竞争”转向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正在向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布什总统起了主导作用。“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 ,但其中既有制度性规制 ,亦有协商性敦促 ,仍有强制性一手。中美关系的真正问题在于化解双方的战略猜疑 ,中美战略对话需要充分尊重各自核心国家安全利益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双方的合作 ,以塑造一种稳定、和谐与共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2.
3.
奥巴马政府“转身亚洲”战略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奥巴马政府"转身亚洲"战略的出台虽然不代表美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美国随之采取的一系列军事和外交调整与行动表明,美已将战略重心转移至亚太地区,其对中国的认识与判断正在出现新的重大变化,已经将中国作为最主要的军事"假想敌"。在东亚地区安全上,美国不再依赖"中美合作",而是侧重以继续强化美在该地区战略存在和战略主导、协调与盟国及新兴伙伴关系的方式来稳定地区安全秩序;同时扩大以制衡中国为主体的安全体系。该战略代表着美国亚太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转型,中国对其战略含义与动向绝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
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2002年《报告》的基础上,涵盖了反恐、防扩散、大国关系、能源安全、地区冲突等多方面内容,对美当前所处的战略环境、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战略手段都有更为全面而清晰的界定。该《报告》凸显美决策层深层次战略思考,反映了美全球战略调整新动向,包括对反恐战争的认识更趋系统化、强调推进“民主”的有效性、主张综合性使用战略手段、更重视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威胁”。此外,《报告》还勾画出美对华政策新特点,“负责任的利害相关者”、“两面下注”已成为美对华政策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5.
跨世纪世界格局中的美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世界格局继续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积极图谋“单极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但面临日益增多的制约因素。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国的影响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美国政治步入“奥巴马时代”。本质上属于自由主义的奥巴马具有“现实的理想主义”外交理念,在确保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前提下,他会在安全、经济、民主以及全球性问题等对外政策领域有所调整。奥巴马对华政策的延续性将大于变革性,有理由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中美战略对话机制的发展及其解析——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新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关系理论大多认为,国际关系史是一部大国兴衰的历史,大国兴衰及所由带来的国际格局转换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互动及轮替也因此成为国际关系的经典命题.中国和美国被认为是当前国际体系转型进程中的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处理好彼此关系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1世纪伊始,中美为了各自战略需要,全力打造双边战略对话机制,为建立新型双边关系构建了新的平台.本文对中美战略对话发展历程、产生原因及其对双边关系、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认为这一机制的建立是国际体系转型时期处理当代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和2012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之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成为中国政府对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要求,而且得到奥巴马总统、克林顿国务卿等美国政要的积极呼应。本文试图从总结中美关系40年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全面分析中美关系近10年尤其是近3年来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入手,通过对比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美英、美苏、美欧、美日等大国关系,提出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若干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美战略互信:概念、问题及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除在经济领域享有基本互信外,双方围绕战略、美国的国际问题和中国的内政问题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互不信任。中美缺乏互信状态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但是,针对每个领域的不同特点,两国若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对逐步建立互信应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集团"构想的由来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美"两国集团"(G2)构想自2008年6月正式提出以来,便受到中美学界和媒体热议.该构想的出炉具有深刻的国际体系和中美双边关系背景,也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大有关系.构想的提出对推进中美关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认知结构、经济共生结构和国际权力结构等三方面的制约因素决定该构想目前尚不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