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1篇
各国政治   333篇
工人农民   788篇
世界政治   15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7篇
法律   7862篇
中国共产党   25492篇
中国政治   23393篇
政治理论   7707篇
综合类   12882篇
  2025年   253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836篇
  2022年   832篇
  2021年   1268篇
  2020年   1331篇
  2019年   925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806篇
  2016年   1304篇
  2015年   2569篇
  2014年   9067篇
  2013年   6759篇
  2012年   5451篇
  2011年   5637篇
  2010年   6117篇
  2009年   5976篇
  2008年   5884篇
  2007年   4454篇
  2006年   5397篇
  2005年   4468篇
  2004年   2445篇
  2003年   2408篇
  2002年   1889篇
  2001年   1669篇
  2000年   1651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焦奎兰  孙宗娟 《工会论坛》2003,9(5):116-116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是新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所探讨的重大问题。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也是全面实施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创新能力 ,是目前作文教学中需要探讨的课题。一、把握作文的着眼点和结合点1 把作文和育人结合起来 ,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教书育人 ,作文更应育人 ;作文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要把作文和育人结合起来 ,寓育人于作文之中 ,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培养学生寻找真、善、美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2.
穆欣 《党史文汇》2006,(1):36-40
今年,是林枫诞生100周年. 很久以前,我就认识了林枫.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从晋西南到晋西北,再到晋绥解放区,我都在他领导的地区做新闻工作.建国以后到了北京,1957年秋我到<光明日报>社工作.这张报纸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党的文教方针政策为宣传重点.当时,林枫正在北京,先后担任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兼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等职,从1959年3月起又是中共中央文教组成员.因此,每逢在编辑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我就去请教他.尽管他的工作异常繁忙,但对于我历次提出的约谈的要求,他总是慨然应允,及时安排时间.每次他都亲切接谈,谆谆诱导,发表引人深思的精辟见解.我带去请教的一些难题,总能得到圆满的回答.有时看到我们报纸上某些报道或评论偏颇欠妥,他也主动地打招呼,提醒注意,及时纠正了出现的差错.他不单是对文教方针宣传中的问题提出意见,有时还就报纸编辑业务方面给予富有卓识远见的指点.这种交往前后持续10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先后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投入监狱.前后10年,从林枫同志历次谈话中得到的教诲和启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张小兰 《党史博采》2006,(11):26-27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历来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正确的荣辱观,可以使一个民族健康向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反之,会使之走向堕落和混乱.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忽视了荣辱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部分社会成员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出现不同程度的迷失和扭曲,社会风气恶化并开始危及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中时弊,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要而且急迫.首当其冲的重点教育对象应为党政干部和青少年.党政干部是社会表率,官风正则民风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德才兼备,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4.
荣辱观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经常性思想工作,应该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利用课堂间隙、课外活动等时机随机进行,在实效性上下功夫,这样才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06,(6):1-1
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起,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参加党员人数最多的一次集中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任务以及党员队伍状况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之初,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鲜明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成为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6.
荣昌县有60岁以上的农村老党员4200多名。在第三批先进件教育活动中,荣昌县重新点燃了花甲老人的青春火焰,激发了农村老党员的激情,给年轻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的颁布,使《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的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函询)和开展述职述廉工作有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规范。这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发展党内民主,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监督,  相似文献   
8.
许静 《求索》2006,(12)
苏维埃教育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区域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在经济文化极为落后的偏僻山区和异常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革命性与强制性、大众性与普及性、劳动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张谦兰 《山西政报》2006,(10):40-4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使然,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是国情的需要,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赋予了社会主义价值观鲜明的时代特征。进行荣辱观教育对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特别是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