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现状与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11”事件突出表明,当今世界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各国在安全上的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存加深,加强对话与合作成为寻求共同安全的重要途径。尽管传统安全仍是许多国家关注的主要内容,但非传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①本文以非传统安全为例,论述了中国东盟在这方面合作的背景、现状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亚安全合作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东亚的安全合作呈现出两种态势 :传统安全领域中合作进展缓慢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合作进行顺利 ,对不同的安全领域做出区别分析 ,才能对东亚的安全合作有全面的认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运用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权力、制度和身份等不同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可以塑造出对东亚安全合作的整体和理性的认识。东亚的多样化特征决定了它未来的安全合作模式应该是一种考虑共同安全 ,构筑多边安全机制 ,囊括综合安全的多元互补的安全合作复合体 相似文献
3.
安全维度转向:人的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安全观念正经历着急剧的变革,由联合国提出的“人的安全”新概念,打破了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观,预示着国际政治安全维度的人文转向。国家可能成为维护安全的主要手段,而不再是维护安全的最终目的。人的安全将人及其群体置于安全保障的核心,强调“免于匮乏”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不受侵犯。尽管人的安全这一概念现在还存有争议,但不容忽视的是,人的安全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和认同,并在外交实践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境安全:现实困境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当今世界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安全观与战略上主要呈现为一种“极化竞争”、而不是“合作取向”的现实格局 ,作者提出 ,要想真正创建一种持久性或可分享的国际环境安全体系 ,就必须引入一种“超越民族国家至上地位和传统经济社会利益束缚”的生态主义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非典”峰会看形成中的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9·11"恐怖袭击事件,再到非典型性肺炎(SARS)曾一度的跨国蔓延,非传统安全问题在近年来更加突出.中国和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双方曾于2002年11月发表《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从而正式启动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但无论是合作领域还是合作模式都还不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东盟"非典"峰会的合作新模式来探讨如何完善正在形成中的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机制,包括以"合作安全"和"综合安全"为指导思想,建立不同层次的会议机制,扩大合作范围,加强预警机制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亚丁湾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与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盗活动的日益猖獗使海上航行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20国海军40余艘军舰的巡航下,亚丁湾暂时风平浪静,索马里海盗活动大为收敛,但远未就此罢手,劫船事件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人的安全”理念的形成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传统安全威胁相对下降,非传统安全威胁急剧上升.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的安全理念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人的安全"理念应运而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8.
超越地缘政治学说:对国际反恐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 ,美国的力量和影响继续上升 ,世界和地区大国关系调整的方向总的呈积极趋势 ,中亚和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 ,非传统安全因素日益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国际恐怖主义和进行国际合作反恐时 ,我们应该超越地缘政治学说 ,从多方面和多层次认识当前国际关系的新特点 ,应对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新形势 ,发展国际合作反恐的新局面 ,逐步形成新的安全观念。 相似文献
9.
非传统安全与中美反扩散博弈——在朝鲜及伊朗核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传统安全"这一当代流行的术语或概念既过度宽泛,又过度狭隘.过度宽泛导致安全研究的过大广泛性和难以操作性,过度狭隘则导致忘记或轻视此类安全问题在政治史上历来有的重大地位和政治思想史的相关教益,同时使之难以容纳核武器问题所需的特殊对待.从辨析"非传统安全"概念和界定当前中美关系之中主要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开始,本文集中于防扩散/反扩散问题,将关于朝鲜的有关事态当作在此领域的中美博弈的首要案例,揭示和考察中美各自的政策和被设想的利益的汇合与分离.它们与在伊朗核问题上的中美汇合与分离并存,共同显示中美两国在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关系已成为一套多层面和多场地的博弈"体系",并且例解中国在对美关系中的基本行为方式的复杂性或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非传统安全:问题领域及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传统安全在国际关系中的极度优先地位相对下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由于非传统安全拥有行为主体多样化、价值主体多层次、跨国性和嬗变性以及强调安全的合作性等特点,国家在该领域更易于达成合作。具体到东北亚地区,所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金融危机、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非法移民、流行疾病等。尽管目前该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制度化程度还不高,但由于各国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东北亚国家必将通过现实可行的制度设计来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