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哲学家对诗学作品的情有独钟,在于诗人对更高的存在具有极其敏锐的倾听和感悟能力。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旨在彰显诗学的“模仿”特征,强调诗人的写作并非主体性自由想象,而是诗人对至高无上的存在的顺从倾听,是诗人对所倾听到的声音的记录。无论着重倾听神性,如荷尔德林,或是意在倾听自然,如诗人歌德,他们倾听到的或是同一个东西,只是用不同的话语方式表述出来。他们的共性在于,感应在人之上那个更高的存在,并将人置于这个更高存在之下;这个存在并非逻辑推理或概念演绎能够抵达,只有感应和体验才能领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我们今天是美学理论创新匮乏的时代,究其原因:第一,文化传统的中断。“文革”中发生的弃绝所有文化传统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文化的中断和创新的停止。传统是一种时空的交织而流传到今天的历史之流和文化之流。伽达默尔就曾说过传统并不是我们承袭下来的不变的东西,而是我们自己生产了传统并参与到传统之中。传统是永远对未来敞开的指向。我们继承传统并不是十年八年,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传统是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我们弃绝了传统就是放弃了未来。  相似文献   
3.
在批判主体性美学的过程中, 伽达默尔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在时间中发生、开启的 过程。从而将时间性概念引入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中。在伽达默尔看来, 艺术作品的时间性体 现在:与节日一样, 艺术作品在重复中生成自我的同一性;在对作品的理解性“逗留”中, 作品的接 受者摆脱了外在的可度量的空洞的时间, 沉浸在内在的本真时间中;这种时间性是类似于神学上的 “同时性”概念, 体现了“同在”(Mit-Dasein)这一艺术作品存在的本质。伽达默尔提出艺术作品 时间性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 它批判了审美现代性对艺术作品“无时间性”的理解, 是伽达默尔对 审美现代性进行批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和评析了德国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三原则中。本文着重评述了他的关于理解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的观点 ,从而揭示了翻译不是简单的复制活动而总是带有译者自己的创造性痕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和评析了德国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三原则中。本文着重评述了他的关于理解活动具有历史性和相时性的观点,从而揭示了翻译不是简单的复制活动而总是带有译者自己的创造性痕迹。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4)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教化在精神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也是人文主义的本质要素之一。我们总是生活在一个对话共同体中,这个共同体包含着伦理教化。伽达默尔通过对教化概念的历史考察以及对黑格尔教化思想的阐释,提出教化的本质是普遍的和共同的感觉,这种感觉具有深刻的伦理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以分析游戏为切入点,论证了在艺术领域,解释是真理生成的基本方式。他把这一结论扩展到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认为在这些领域,真理的生成不适合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而应采取解释的方式,即解释者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式互动整合,从而达到视域融合。他还从解释学的角度阐释了法律解释的主要特征。现行中国法律解释存在许多问题,应借鉴伽达默尔解释学原理,进行深度改革和总体整合,使之适合法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宋阳 《求索》2010,(2):180-182
诗思是伽迭默尔哲学的一条隐秘的思想线索。早在1934年,伽达默尔就撰文《柏拉图与诗人》从哲人的角度替诗人辩,此后陆续写下了《歌德与哲学》、《诗歌与模仿》等充溢诗思的文章。在《真理与方法》之后,他发表了《诗与标点》、《我是谁,你是谁?》等重要诗论,表达了作者对诗思的推崇和向诗语的回归。与西方传统诗学不同,伽氏诗思不断逼近诗的本质内涵与存在本真,具有如下三要点:诗歌以其语言确立而存在;强调诗人的现代社会地位,呼唤人类倾听贤明的能力;诗在自我展现中打开一个通往存在的世界,诗意世界是人类的归居。  相似文献   
9.
"审美无区分"是伽达默尔诠释学哲学与美学的基础性思想。"审美无区分"思想渊源之一是柏拉图的审美意识理论。柏拉图的审美意识理论主要有两点:其一,认为艺术模仿是虚假的主要来源,因此艺术不能达成对真理的认识;其二,坚持艺术与审美的政治和道德标准,艺术应该为理想的人格教育服务。伽达默尔肯定并吸收了柏拉图的艺术和审美的道德原则、政治原则,认为艺术的标准不是纯粹审美的。同时,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艺术模仿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艺术也是认识真理的必然之途。伽达默尔对柏拉图审美意识理论的扬与弃,是形成其"审美无区分"思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并确立了艺术真理的问题.艺术真理存在于前科学的意义世界中,与人的存在同时发生,是对科学意识、科学真理的最严重挑战.艺术真理最终将人的存在推进到语言理解的意义世界,人类正是由此走向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