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92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4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3篇
法律   763篇
中国共产党   1647篇
中国政治   2038篇
政治理论   867篇
综合类   12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649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21,(2)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备受关注。它是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紧密相连,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和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全球化伴随世界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之间的关系,对于更进一步顺应全球化的发展态势、更好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国内统一大市场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最可靠的战略资源,是可以利用的比较优势甚至是绝对优势。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路径是要强化竞争政策的作用,中长期的突破口在于改革和优化地方政府的职能,破除“行政区经济”的形成基础;而短期的突破口,一是要消除政策歧视,提倡公平竞争,二是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崛起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资本全球化的历史,即资本流向全球、在全世界扩张蔓延的历史。在此历史过程中,造成资本积累的空间矛盾与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不断加剧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生态空间的占有与剥夺。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本全球化的生态风险挑战,甚至陷入资本权力构筑的生态陷阱。面对全球化浪潮与资本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完全拒斥资本,但也不能对其听之任之,应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设立生态门槛,限制和导控国际资本;聚合广大发展中国家之力,构建国际公认的生态话语权;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加强全球生态治理,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在持续推进全球化进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5.
6.
近代以来民粹主义的兴起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三次民粹主义浪潮具有四个方面的新特点:非经济因素主导推动、反全球化倾向、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后果具有严重不确定性。当今民粹主义者通过设置保护主义障碍、深化参与赤字主体转换、推进治理成本显著增加等途径,对改进全球治理造成巨大负面影响。为持续推进全球治理进程,当前我国应采取凝聚共识意志力量、推进治理体系变革、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构建疫后格局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处于相互作用之中: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使围绕技术展开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资本+新技术"驱动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迅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人类社会无法预知的各种风险,不仅对各国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也从客观上要求国家治理机制不断创新,而这一切正在推动世界各国国家能力的分化,塑造着各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立足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和外交实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的基础上,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进行了深刻思考,形成了包括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新问题、引领经济全球化新方向、重塑经济全球化新路径、凝聚经济全球化新力量以及构建中国新角色等一系列推动经济全球化新发展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特点突出,蕴含了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和深切的现实价值关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指明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路径,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更具包容性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刘迪 《新民周刊》2020,(16):27-27
以疫情为界,人类将进入一个不同生活模式、生产模式的世界。今后及未来政治,将围绕人的生命、生态政策、生命伦理等问题展开重大讨论,这类话题将成为优先议题。疫情全球暴发后,各国政要号召国民团结起来,与新冠病毒这个"敌人"斗争。但是人类这种以病毒为敌的思考正在悄悄转变。法国生态哲学家蒂莫西·莫顿说,不要以新冠病毒为敌,而是要与其共生。他说,"我们都是共生的存在,与其他共生存在交互缠绕"。必须与病毒"共生"的思考,也表现在防疫政策领域。5月4日晚6点,安倍首相在记者会上宣布日本全国"紧急状态"将延至5月底,与此同时,他呼吁"为保护生命,必须早日建立新冠病毒流行时代的新日常"。安倍提倡的国民"新生活方式",系由专家研究制定,涉及个人、国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方式等方方面面。这个"新生活方式",意味着人类要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重大思考转变,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经济周期主导的常规型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各国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全面管控措施对生产、消费、贸易以及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虚拟经济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不确定性上升,各国采取力度空前的经济救助方案,对股市、债市、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取决于全球何时遏制住疫情,在各国都面临复杂考验的背景下,我们应在外防输入的同时推动国际防疫合作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