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的热播,使人们再度想起了张恨水这位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章回体通俗小说家。这位安徽潜山人,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100多部通俗小说,总字数近2000万言,此外,他还写有大量散文和诗歌,全部作品在3000万言以上。张恨水一生追求进步,与毛泽东、周恩来都结下了良好的情谊……  相似文献   
2.
张鸣 《法制博览》2008,(23):28-28
孔融在历史上是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知名度高,不是由于他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而是人家上了中国古代的儿童教科书《三字经》,而且在几乎家喻户晓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上也有那么很正面的几笔。有谁不知道孔融让梨呢?自从《三字经》诞生以来,中国的父母总是忘不了拿这事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3.
古典戏剧及通俗小说中描写皇帝“微服私访”时,多为负面描写,不是到勾栏狎妓,就是到陌巷问柳。当然也有体察民情和侦查贪官的时候,但是这就属于“好皇帝”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的通俗小说在民初便选择了现代化作为发展方向 ,尽管其处境艰难 ,却从未放弃。它的现代化选择贯穿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鸳鸯蝴蝶派”小说家的改革显示出反礼教的思想锋芒 ;其次是武侠小说家的改革张扬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并大量融入现代小说的观念与技巧 ;三是张恨水、徐讦于、无名氏等人的改革 ,力图使通俗小说摆脱旧小说的程式。通俗小说对现代化选择的结果是推动了通俗小说不断向现代小说的嬗变 ,最终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一脉  相似文献   
5.
莎日娜 《前沿》2003,(4):118-121
避世与归隐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明清之际 ,风云激荡的时局 ,使其在文学作品中更加凸显 ,通俗小说也不例外。小说家在作品中 ,或是构建虚幻的宗教世界 ,求得心理解脱 ;或是虚拟现实社会的净土 ,寄托人生理想 ;或是寄情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 ,借乌有先生来发泄自己的黄粱事业。“寻得桃源好避秦” ,文学创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生活、寄托理想追求的载体。通俗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大大增强了 ,这无形中提高了通俗小说的文学品位  相似文献   
6.
"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用古代白话小说的传统来证明"白话文学"的正当性,将之抬高到"国语教科书"的高度,同时又进行批判,在与古典白话小说的分离中建构出"现代小说"的概念。这一过程忽视了传统白话小说资源在小说转型中的重要性,致使新文学初期中、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质量失衡。语言变革之后白话小说内部形成新的带有价值评判的"雅-俗"格局,造成延续至今的文学史叙述的偏狭化。应该在汉语小说的大背景下关注传统小说资源在清末民初的转化,以期重绘民国时期的小说史图景。  相似文献   
7.
学界把《海上花列传》或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或《玉梨魂》作为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起点,这种观点都有所偏颇。坚持中国现代文学的五四起点说,自然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一部分的现代通俗小说,起点也应在五四时期。中国通俗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在五四时期都体现出了不同于清末民初的特征,正说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起点是在五四时期。  相似文献   
8.
孟兆臣 《长白学刊》2005,(3):103-104
哪里的消费娱乐业发达,哪里的文学艺术就发达,反之亦然.这个近、现代城市文化发展规律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近、现代小说以活繁的卷帙,向人们展示了消费娱乐领域丰富的生活内容、重要的城市功能和巨大的社会魅力.从这一角度考察中国近现代城市通俗小说,就能摆脱以征的狭隘观念,开拓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清初书坊主利用书名、牌记、序言或作者笔名等标识性语句所进行的宣传活动进行分析探讨,认为他们的宣传活动反映了古代的小说观念,切合了读者对小说的需求,对清初通俗小说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瘦竹 《新民周刊》2012,(16):92-92
如果说,在父亲老年的"悲喜剧"中,我们读出了人性弱点的可笑,那么在一个乌克兰家庭的受难史中,我们是不是能读出整个人类的不幸,从而心中生出悲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