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7篇
  免费   327篇
各国政治   306篇
工人农民   437篇
世界政治   2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99篇
法律   2054篇
中国共产党   306篇
中国政治   981篇
政治理论   667篇
综合类   2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470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维度回顾我国的劳动关系研究,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管理经验,对于指导中国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将 1949—2021 年我 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划分为 5 个阶段,并进行分阶段的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 3 个劳 动关系核心主体回顾每个阶段的研究主题,梳理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进过程。本研究提出巩固中国共产党在 劳动关系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探究政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挖掘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方式等未来我国劳 动关系的主要研究命题,构建了中国情境下劳动关系的研究模型并提出了劳动关系实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2021年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英澳三国基于追求权力最大化、改变既有国际秩序的扩张性动机,构建进攻性联盟。美国企图巩固印太地区霸权;英国试图提升印太地区影响力,推动“全球英国”构想;澳大利亚希图扩张在印太地区的威慑力,强化南太平洋区域强国地位。AUKUS的威慑功能具有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威慑对象及触发条件的模糊性。其模糊性威慑主要包括模糊性威慑的信号功能、震慑功能、作战功能、信息和情报共享功能、军工合作功能。AUKUS通过模糊性威慑功能实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性扩张;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阻挠中国统一进程;诱使印度深化与三国战略合作;引发东盟国家意见分歧;加速欧盟防务自主进程;削弱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恶化地区安全形势,对全球及地区安全局势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拒止性威慑的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一种军事战略的拒止性威慑具有广泛性、实时性和受挑战性三个主要特点。拒止性威慑的思路相比惩罚性威慑更具操作性,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也更具优势。美国战略学界认为,在西太平洋地区中美实力日渐接近的情况下,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是较优选项。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兴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加强军事系统弹性能力建设与发展新战区导弹防御体系。拜登政府则在“一体化威慑”框架下应用对华拒止性威慑,发展深度防御能力。美国对拒止性威慑战略的理解与应用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偏重防御的拒止性威慑模式。该战略的目标是联合盟友阻止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快速军事行动,维持和巩固在该地区的军事主导权。虽然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的实践受到了诸多内外因素制约,但其给中美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不断加深,并对地区安全构成巨大挑战。中国需要主动培塑有利于军力发展的良好环境,发展新技术装备,应对美国对华拒止性威慑战略实践造成的军事胁迫,降低各类战略风险。  相似文献   
4.
We combine the recent literature on issue competition with work on intra-party heterogeneity to advance a novel theoretical argument. Starting from the premise that party leaders and non-leaders have different motivations and incentives, we conjecture that issue strategies should vary across the party hierarchy. We, therefore, expect systematic intra-party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riding the wave and issue ownership strategies. We test this claim by linking public opinion data to manually coded information on over 3600 press releases issued by over 500 party actors across five election campaigns in Austria between 2006 and 2019. We account for self-selection into leadership roles by exploiting transitions into and out of leadership status over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y leaders are more likely than non-leaders to respond to the public's issue priorities, but not more or less likely to pursue issue-ownership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5.
从方法论、理论意义和制度创新三个角度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发展方向,是深化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和外交理论研究的重要保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也有力推动着理论范式的创新。这种创新表现为中国国际关系理念与价值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和话语创新。我们需要深刻辨识中国全球伙伴关系战略对开创国际关系新模式的理论意义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共同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价值。21世纪的国际竞争具有新的特点,更多体现为纵向竞争、间接竞争、错位竞争。由于美国视中国为长期性的竞争对手,这使得国际体系中的大国战略竞争呈现长期化态势。我们应从更广阔的战略图谱中定位竞争,从管控竞争、化解竞争的角度去应对竞争,其中包括推动实现"真正的多边主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性风险和安全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风险社会理论通过对 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阐述了现代社会的风险特征,以及在现代风险挑战下传统制度的解构 和风险治理机制的瓦解,并探寻由自反性现代化向世界主义迈进的路径,以应对这些风险和 挑战。文章剖析了现代风险社会理论的要点,提出了该理论应对全球风险存在的局限性,认 为我国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当中有关人类安全共同体的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 方法,倡导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导向,以发展为基础,以共商共建为原则、互利共赢为目标,实 现了对现代风险社会理论的超越,为人类社会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 路径。  相似文献   
7.
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家安全在美国全球供应链调整中的影响日益彰显。在国家安全的视域下,美国政府调整全球供应链的逻辑依据为“国防论”与“选择性贸易保护主义”。美国的国家安全侧重国家利益与价值,全球供应链调整则诉求产品(或服务)的可替换性,二者交互作用,贸易保护主义性质的“国防论”与“选择性贸易保护主义”就成为分析美国全球供应链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国防论”侧重诠释具有国防意义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而“选择性贸易保护主义”则分析了普通贸易实践对美国整体福利乃至国家安全的损害。美国在国家安全视域下调整全球供应链的路径依赖于软硬两种手段。一是无弹性的硬手段,表现为官僚体制、决策机制、相关法律制度与管理规范,美国全球供应链上的企业必须遵守,其具有吓阻功能。二是具有弹性的软手段,体现为国家战略以及政策说明等,其不具有强制性。基于此,这一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时下美国政府变动不居的对华经贸政策,构建合作与开放的中美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8.
Since the 2016 Brexit referendum a series of crises has gripped Northern Ireland's politics. This has had a destabilising effect across society, which has arguably been felt most acutely by political unionism. The Belfast/Good Friday Agreement (B/GFA) of 1998 created a series of institutions to deal with political conflict in Northern Ireland, manage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nd normali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UK and Ireland. However, many aspects of it have been sparingly and ineffectually deployed, most notably the second and third strands dealing with north/south and east/west relations respectivel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argue that regular use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created by the Agreement would help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currently facing Northern Ireland and help address unionist anxieties over the Protocol. Use of the North-South Ministerial Council (NSMC), the British Irish Council (BIC) and the British-Irish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BIIGC) should be prioritised. The unresolved issues arising from Brexit require a recommitment to the intergovernmental logic at the heart of the 1998 Agreement, despite the obstacles.  相似文献   
9.
Access to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and products in remote and rural communities is a critical area of concern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a pilot intervention in three districts of Pakistan where “Business-in-a-Box” as a model of place-based social innovation is used to improve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of women in remote rural settings through socially responsible micro-franchising. It finds that such programmes help build a sense of community, ownership and grassroots capabilities and skills.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impacts of such actions on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life, and the need to upscale and sustain these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0.
骨龄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个体生长发育水平及成熟度。传统的人工骨龄评估通常是将左手腕X线片与参考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相应的骨龄值,该方法既耗时又存在观察者间的差异。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促使骨龄评估开始由传统的人工评估向自动化评估转变。虽然骨龄自动化评估的研究已相当多,但大部分仍处于实验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骨龄自动化评估方面的相关研究与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