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2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3470篇
中国共产党   439篇
中国政治   1410篇
政治理论   182篇
综合类   1009篇
  2025年   2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登记管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与WTO的相应规则 ,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新思路 :解决立法“双轨制”问题 ;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简化登记程序和手续 ;改革现行的市场主体监管体制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诉讼主体、诉讼代表、陪审团及法院这几方在公司诉讼中的相互关系的考察,旨在透视香港公司诉讼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介绍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行政机关登记备案行为性质、内容及引发的后果,阐明在房地产经济成熟的今天,行政机关登记备案行为越发表现的局限性以及对该行为之修缮意见。  相似文献   
4.
《党政干部论坛》2007,(11):49-49
蔡甸区房产管理局、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为区政府直属机构,负责全区房产行政管理职能。具体承担房地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执行;房地产行政管理与服务;房产权属登记发证;房地产交易、租赁、中介等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5.
6.
创设预告登记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房绍坤  吕杰 《法学家》2003,(4):63-71
预告登记是不动产登记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信用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德国、瑞士、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等都有规定.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用我国国情的预告登记立法例,并进行精细的制度设计,以建立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2 0 0 4年以来印巴关系走向缓和的主要情况,并分协了印巴关系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印巴关系真正缓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论拟制的自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辩论主义的重要体现,拟制的自认在各国民事诉讼法中一般均有明确规定。关于当事人的“不知”或“不记得”之陈述应否作为拟制的自认,德国规定了较严格的许可要件,日本不将其看作自认,我国台湾地区则赋予法院裁量权。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对拟制的自认虽已有规定,但在下列方面仍亟待完善:对不争执与不知或不记得之陈述应当予以区别;拟制的自认之最终认定时间应为言词辩论终结之前;开庭审理时不争执的事实并不当然视为自认;开庭审理期日当事人缺席时亦可适用拟制的自认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9.
栗战书 《奋斗》2005,(2):4-4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进行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正确认识国情、准确把握国力、科学制定国策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编制“十一五”计划的重要依据。当前,就我省而言.正处于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努力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个性”其实并不是施政的要件.它的价值.远远比不上科学精神、民主作风.而后者.不应该是官员的“个性”,而应该是官员的“共性”。许多中国官员长期以来所缺乏的,也并不是“个性”,而是科学精神,民主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