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裁判要旨】本案通过指明行政裁决基础争议为民事争议,人民法院对民事纠纷,原本就享有完全的司法裁判权;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40条第2款关于行政裁决案件一并审理民事争议无需另行立案的规定,以及自然资源确权行政裁决行为涉及款额的确定,从实质化解争议角度出发,认为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实、证据充分确凿的情形下,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依法作出变更判决,直接将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权属判决确认给争议一方。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作风是好是坏,对群众是热是冷,群众感知最真切、体会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和裁判权。因为,他们心中有张作风寒署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提出从领导干部开始,下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根本目的就是为老百姓创造作风建设的"暖季"。  相似文献   
3.
李慧 《法律适用》2011,(5):44-48
完整的民事诉讼程序应包括审前程序、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三个阶段,但纵观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司法改革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研究和改革都终止于审判阶段判决的作出,要么重点放在审前程序,要么中心置于审判程序,然而对于判决作出后的执行程序却长期被抛出了人们的视线之外,然而当人们正视司法现实时,却深刻感觉到了执行之弱、执行之难带给国家、...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的概念可以界定为:国家社会以人道主义为宗旨对已然犯罪人战略的、宏观的和战术的、微观的被动处置措施。刑事政策在客观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对刑事司法裁判权进行了弱化与分离,这是现代社会民主与法治框架内的国家权力的正常分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构造中控诉、辩护、裁判职能运行状况的分析,指出刑事诉讼构造中各项权力之间强弱悬殊且缺乏制约,控辩审三角结构明显失衡,故提出应按照对等、公开、参与的原则重新进行分权与制衡。具体包括公诉权与刑事裁量权的再平衡、辩护权与侦查权的再平衡、辩护权与裁判权的再平衡。也即制约侦查权和刑事裁量权,强化辩护权,提升刑事诉讼构造主体参与诉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控辩审三者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商会裁判权的确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松 《求索》2010,(6):243-246
自清末设立商会以来,裁判商事纠纷始终是商会的主要职能之一,而商会与政府也就此权限展开了博弈。从商务局到商会,再至商会商事公断处,商会裁判权经历了一个从确立到发展的过程,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学习吸收了外来文化,既是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商事司法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商会裁判权的确立与发展历史,是近代中国司法变革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近代中国法律变革的艰难与曲折。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理论是经济学中的管理论,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控制论,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对司法裁判权进行有效地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法官职业准入的控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运行过程的控制从上下级法院审级控制、裁判生成的事前控制、司法进度的效率控制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目前的司法裁判权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实证主义、广义功利主义等多番论战,罗纳德·德沃金对法律是什么、裁判之目的及裁判权界域等问题作出独特解答;力求排除法官任性、寻找唯一正解、维护司法体系的安定完整、实现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之所以愈来愈受到更多的关注,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事业的迅猛发展,在司法体制领域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如火如荼的改革,以及这些改革措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推动。另一个是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的种种弊端,表明其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特别是一般民众对公正与效率这一基本诉讼价值的追求。在这种内部推动与外部压力的合力作用下,司法鉴定走上了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之路。因此,从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来说,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首先必须顺应和坚持国家司…  相似文献   
10.
行刑权运行模式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刑权作为刑罚权的重要权能,关涉预防犯罪目的的全面实现。对于如何建构合理的行刑权运行模式,当前存在着将行刑权统一归司法部或建立国家刑事执行局统管行刑事务的行刑一体化主张。而从现行行刑机制不足的深层次分析和对国外行刑机制改革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行刑一体化主张存在的缺陷。行刑权运行的理想模式是,建立以裁判权为中心,通过裁判权对行刑权的良性涉问和有效调配来激活整个行刑局面的行刑模式。保障该模式的有效运行需从司法理念、裁判主体、刑罚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