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刘四发 《学理论》2011,(17):203-204
马礼逊于1819年首次将《圣经》全部译成了中文,对后世的圣经汉译产生了重大影响。对马氏《圣经》汉译本中文表达的评价不一,有学者给予较高评价,亦有人给予广泛质疑。  相似文献   
2.
在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下,中国语言走向世界的今天,汉语学习词典可否另辟蹊径,开创一条更符合汉语语言特点、不模仿英语学习词典的新路?论文结合作者对历史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结合汉语学习词典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代对汉语语言研究的进展,对当前汉语学习词典研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希望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国内学界能够创造性地研编出新一代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  相似文献   
3.
黄毅  张鹏 《世纪桥》2007,(4):96-97
马礼逊是基督教新教来华传教的开山鼻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是最具影响的人物。鉴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影响,他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儒家经典和介绍西学上,这一举动有利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其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1811年,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完成了《通用汉言之法》。根据史料和前人研究,可以对《通用汉言之法》的出版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5.
西学东来,非自鸦片战争始,以宗教传入为前导的援西入中早在明末清初即已展开。明末以降,“沟通中国与欧洲大陆的除了战争因素以外,媒体主要是探险家和传教士,其中又以传教士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他们不仅仅是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力量,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使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