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88篇
  免费   1556篇
各国政治   937篇
工人农民   1355篇
世界政治   4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35篇
法律   15418篇
中国共产党   3151篇
中国政治   7514篇
政治理论   2710篇
综合类   214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77篇
  2021年   559篇
  2020年   920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693篇
  2014年   2673篇
  2013年   3066篇
  2012年   3386篇
  2011年   3558篇
  2010年   3431篇
  2009年   3601篇
  2008年   3963篇
  2007年   4287篇
  2006年   4541篇
  2005年   4293篇
  2004年   4182篇
  2003年   3252篇
  2002年   2547篇
  2001年   1877篇
  2000年   984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在国际法规、制度层面的重要方法和路径,推动国际法治建设对完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法治建设的新理念,致力于为不断解决全球性问题、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理论层面,中国主张强调以《联合国宪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公认的国际法规为准则,倡导创设民主、科学、公正的国际良法,统筹推动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国际硬法与国际软法的共同发展,为实现全球良法善治提供方向指引。在实践层面,中国不断提升推进国际法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在国际立法方面,而且在解决国际争端、国际人权保护和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都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了国际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法治合作机制的创新,成为国际法治建设和全球治理变革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习近平关于国际法治立场观点的提出,构成国际法治建设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其对于中国提升解决国际问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促进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民主化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规范刑法的干预边界有进一步强化刑法对社会治理的作用,然而当刑法干预的边界超过一定的范围则有可能变成恶法。因此,确定刑法的干预边界时要充分运用法益保护原则或伤害原则,在此基础上尊重自我决定权,衡量刑法的现实操作及刑罚的不替代性。而对于刑、民的边界问题,主要衡量行为的危害程度。至于行政法中与刑法竞合的部分,除了考虑行为的危害大小,更要考验法律适用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依法治国政策的不断推进,健全养老医疗服务的法治体系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在养老医疗服务过程中未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在对养老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对养老医疗体系的保障以及老年人权益救济等方面欠缺规范,不利于法治功能的发挥。在分析《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之上,提出强化监管、完善保障体系、明确侵权责任等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刑法解释限度,是指刑法文义解释所不能超越的、法律文本(刑法文本)所限定的文义界限和程度,以确保刑法解释对象和解释结论的合法性(限度)。刑法解释限度所欲解决的主要是刑法解释合法性问题,而不解决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问题。刑法解释限度的判断标准,应当以法律规范用语的语用学所可能确定的、符合国民预测可能性的语言意义为标准,可以简称为“语用意义的国民预测可能性说”。刑法解释限度的诠释学功能,是指刑法解释限度在诠释学上所具有的限定刑法解释合法性的功能,其特点是有限性和层级性。  相似文献   
5.
高志刚 《法学论坛》2022,37(1):97-108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司法改革的推进需要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通过新的方法论体系来予以重新解读和把握。当下司法改革的方法论面临价值理性缺失、工具理性误区和理论范式失衡的现实困境,需要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借鉴和利用多种社会科学方法,透过多种视角探讨如何认识改革、如何推进改革、如何评价改革,在实践建构中实现方法体系的反思性整合。以"制度化的社会回应型司法"为基本目标,协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统合国家治理的实践逻辑与法治的价值逻辑,统筹推进司法制度的改革和构建。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生产要素。基于手工整理的2011—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研究表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市场匹配三个环节整体联动实现更高效率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数据要素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主要是通过关键性技术突破与知识创新的研发创新效应、生产流程优化与协同的生产协同效应产生影响,但市场匹配效应尚未完全显现;数据要素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与东部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如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The current study analyzes police use of force as a series of time-bound transactions between officers, civilians, and bystanders. The research begins with a systematic social observation of use-of-force events recorded on police body-worn cameras in Newark, New Jersey. Researchers measure the occurrence and time stamps for numerous participant physical and verbal behaviors. Data are converted into a longitudinal panel format measuring all observed behaviors in 5-second intervals. Pane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estimate the effect of each behavior on use of force in immediate and subsequent temporal periods. Findings indicate certain variables influence use of force at a distinct point in time, whereas others exert influence on use of force across multiple time periods. The most influential variables relate to authority maintenance theoretical constructs. This finding supports prior perspectives arguing that police use of force largely results from officer attempts to maintain constant authority over civilians during face-to-face encounters. Nonetheless, a range of additional variables reflecting procedural justice, civilian resistance, and bystander presence significantly affect when police use force during civilian encounters. Results provide nuance to theoretical frameworks considering use of force as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play between officer and civilian actions and reactions.  相似文献   
8.
Human hair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encountered items of trace evidence. Currently,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hair analysis include microscopic comparison and DNA analysis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Each approach has its own drawbacks. Hair proteins are stable and offer an alternative to DNA testing, as demonstrated with proteomics for distinguishing humans. However, proteomics is complicated and requires identifying peptides to remain intact following harsh sample preparation methods. Alternatively, the actual amino acid content of a hair sample may also offer important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and actually requires proteins and peptides to be broken down completely rather than remaining intact.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discriminating power of using hair amino acid ratios to differentiate hair samples from 10 unrelated individuals with dark colored hair. Hair proteins were digested, derivatized, and analyz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mino acid ratios were calculated for each individual and comparisons using ANOVA and post-hoc pairwise t-test with Bonferroni correction were made with amino acid ratios for individuals. Overall, out of the 45 possible pairwise comparisons between all hair samples, 38 (84%) were differentiable. Out of the 36 possible pairwise comparisons between brown haired individuals, 32 (89%) were considered differentiable using univariate statistics.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were also attempted but, overall, univariate models were sufficient for exclusionary purpos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ino acid ratio analysis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as an exclusionary method using hair if DNA analysis cannot be performed, or to corroborate conclusions made following mic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9.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民共富是关键和短板。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必然逻辑: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民实现美好生活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但当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难题,表现在:大部分农民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较落后,部分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加快农村产业振兴,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激发农民勤劳致富内生动力,扎实促进新时代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在对《民法典》第585条第2款后段的解读中,应将"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理解为违约金调减请求的权利成立要件,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理解为权利成立的法律后果。这一区分对应了违约金的双重功能,可为违约金调减请求提供更清晰的审理思路。成立要件的审理对应违约金的补偿性功能,适用诉讼法理;调减衡量因素的审理对应违约金的履约压力功能,部分适用非讼法理。根据现行法,"违约金过分高于损失"的证明责任应由违约方承担,且不能转移。违约方的证明困难属于法官自由心证的范畴,在具体诉讼中可以通过事案解明义务缓解,但不改变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由此决定的本证与反证的区分。违约金调减衡量因素的调查不存在证明责任问题,应围绕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在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的交错适用中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