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作为党外“同志”的鲁迅不仅积极响应.而且通过他的影响和工作,在文化界团结一切愿意抗日的作家.为党在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中的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实践中,开展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满意度的研究,可以了解和测定私营企业主 政治参与的满意水平,厘清制约和影响私营企业主满意度的关键性因素,发现改进和提升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满意度的 机会和空间,为推进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发展寻求方向和路径。本文参照计量经济学的费耐尔逻辑模型,从六个方面 具体探讨了制约和影响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满意度的因素,并指出了获取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满意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朝晖 《理论学刊》2004,(11):41-42
一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迅速而显著的变化 ,其中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尤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 :1.工人阶级分布日趋多样化 ,内部亦日益明显分化为众多的阶层。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 ,工人阶级大量由公有制经济单位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流动 ;在不同产业间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 ,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从业人员激增 ,且已超过了第二产业 ;在不同职业上 ,新兴职业大量涌现 ,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这些变化使得工人阶级由以前的相对固定、单一而日益分化为众…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工人阶级队伍的一系列变化,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有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特点,并对工人阶级自身和整个社会都发生了重大而复杂的影响.深刻认识当代工人阶级的变化及其特点和影响,对于工人阶级和党的未来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苏轼诗文中的"因物赋形"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显根 《求实》2003,(Z1):286-287
苏轼在他的作品中曾不止一次地论及“因物赋形”,如,《仁宗皇帝御颂》:“圣人如天,时杀时生。君子如水,因物赋形。天不违仁,水不失平。”《滟预堆赋》:“天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纵观苏轼为人为官的一生以及他的作品,“因物赋形”,是苏轼的自我写照,也是“东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下面就苏轼诗文中的“因物赋形”精神作一探讨,以求教于苏学专家和诸读者。 我们认为,苏轼“因物赋形”精神有以下三个层面,而这三个层面,在苏轼的仕宦和贬谪生涯中,始终如一地结合着,也在他的诗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一层面,到了一个地方,既来之、则安之,随遇而安。 苏轼在仕宦生涯中,随遇而安是其“因物赋形”精神的起始点。这与他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八岁时,便已拜道士张易简为师,得到了张道士的独赏。张易简作为  相似文献   
6.
论苏轼诗文中的“东坡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创作的诗文中 ,融入了大量对人生的省察、对仕途的反思 ,而“东坡精神”是其最为精华的部分。“东坡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因个人的人生挫折而失去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 ,执着生活 ,处穷排难 ,随缘自适 ,超然旷达。二、尽管处境十分险恶 ,生活极其艰难 ,但是苏轼体察民生疾苦 ,对人民深切同情 ,为当地的人民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与当地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主张“民不饥寒为上瑞” ,反对虐政害民。自他被贬以来所形成的这种“东坡精神” ,在他的诗文中 ,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民主化理论的基础性范式是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其结构性、历史性与宏观性,其局限是缺乏对民主化过程的微观解释。随着理性选择理论的兴起,民主化理论的分析路径实现了从宏观向微观机制的转向,突出了政治主体的理性选择和策略互动对于民主化过程的重要意义。而理性选择理论关于个体主义和经济理性的严格假设,无法有效解释民主化过程中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以及无效制度的长期存在和传播。近年来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开始广泛兴起,这一分析方法通过重视制度(包括规范、文化等)的作用,致力于把宏观视角与微观机制结合起来,对民主化过程提供了一个综合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李显根 《湖湘论坛》2003,16(4):10-12
“乌台诗案”之前 ,苏轼是以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进入仕途的。“乌台诗案”之后 ,苏轼集儒道佛三家于一身 ,创立了“东坡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而能随物赋形、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时期苏轼的精神创新 ,还有他的诗词文 ,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千古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苏轼之所以为苏轼 ,是大起大落的经历、超然旷达的个性和那充满生命激情的文字成就了他。这也就是黄州时期的苏轼最具人格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民办学校的校园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办学校校园文化构建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长 期性、复杂性、特殊性三个方面:长期性表现在资本积累、对 民办学校观念的改变及组织和制度创新方面;复杂性表现 在社会转型期、全球化方面;其特殊性表现在特殊的历史背 景和资源条件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人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缺乏系统的人权教育,从而学生对人权问题普遍了解不多,对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当薄弱,严重地影响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开展人权教育已是当前各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人权教育是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认识、实现依法治国战略、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关系判断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