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1篇 |
免费 | 97篇 |
专业分类
世界政治 | 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篇 |
法律 | 299篇 |
中国共产党 | 13篇 |
中国政治 | 608篇 |
政治理论 | 42篇 |
综合类 | 42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中的一种,而数字图像又是视听资料的一类,在办案和诉讼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数码相片与传统相片的本质区别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随着辽宁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国际间经贸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多,涉外经济犯罪案件也越来越多,其发展趋势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辽宁省经济犯罪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经济犯罪的特点及防控对策。这对于保护外国(包括地区)企业、机构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公民权利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签名笔迹为研究对象,提取书写过程中的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签名笔迹动态特征的概念和属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签名笔迹动态特征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5.
刁芳远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15-19
两新组织的出现,对现有的社会机构和政府管理社会手段造成冲击。从我国两新组织发展现状、特征性质入手,分析了两新组织自身发展面临的难题,以及调整和改革现有统战机制,重视对其进行价值引导的意义,得出了如何在新时期条件下对两新组织进行引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照美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18-119
侦查讯问训练教学作为侦查讯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公安院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其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与理论教学不协调、选取的案例不典型、模拟讯问不能贴近公安实战、忽视对讯问笔录制作的指导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还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因此,有必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震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10(3):58-60
公安派出所执法文化是其执法理念、行为、规范、物质等要素的总和。在执法活动中,公安派出所执法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衍射的功能。加强公安派出所执法文化建设,提高公安派出所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能力,是公安机关的迫切任务,是搞好公安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刘昱彤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0,(3):71-75
从2003年全国公安宣传处长会议上正式提出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至今,关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展开。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运用行动与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总结警察公共关系中的要素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9.
芦鹏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22(2):12-14,26
侦查取证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指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固定、提取刑事证据的行为。目前我国侦查部门在执法实践中,在取证环节上,往往受人员素质和执法环境等主客观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陷入困境,集中表现在侦查取证行为的客观性、合法性,证据体系的闭合性,证据结论的唯一性等方面存在漏洞与缺陷。依据当前的刑事诉讼规则,公诉人用以支持公诉的证据基本上都是来自侦查阶段;而实践表明,造成目前侦查取证困境的主要原因恰恰在于侦查阶段执法人员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缺乏理性的认识、适度的把握、严格的执行。应从支持公诉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了解侦查取证的主要内容、要求、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学兵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8(2):75-78
在犯罪侦查实践中,由于侦查主体的自身思维定势或自身素质、侦查客体施加的干扰及侦查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犯罪案件久侦难破,形成疑难案件,陷入侦查僵局。在这种状况下,对侦查僵局的成因进行研究,寻找侦破疑难案件的相应对策,突破僵局、化解疑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