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261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193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154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玲 《实践》2002,(9):9-1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解决了执政党赖以执政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是检验我们党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为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指明了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克敌致胜的三大法宝;在改革开放领导国家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三个代表“,将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水平,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2.
本文界定了来电显示业务的性质 ,指出了我国电信公司当前开展的CID业务存在的重大缺陷 ,通过对CID业务各方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详细分析 ,论述了在CID业务中如何保护主叫用户的隐私权和被叫用户的知情权 ,明确提出保护主叫用户隐私权是电信公司的法定义务。同时认为应当借鉴国际经验 ,完善我国的CID业务运行方式 ,重视对主叫用户隐私权和被叫用户知情权的平等保护 ,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避免使这项代表技术进步的业务在我国变成一项违法运行的业务  相似文献   
3.
不可量物侵害制度是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2007年颁行的《物权法》第90条为不可量物侵害之禁止性规定。本文指出该规定有不足之处,应修改完善之。  相似文献   
4.
提高青年干部领导能力不仅是青年一代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因此,需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加强对青年的引领;注重实践锻炼,加强对青年干部的组织培养;做好职业规划,完善青年干部的学习制度;优化激励制度,检验青年干部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5.
刑事涉财裁判中存在大量的“呆账”现象,不仅影响刑罚目的的实现,而且严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引入诉前财产调查与控制制度是破解刑事“执行难”的有效举措.当前,我国—些地方司法机关已经开始尝试适用这一制度,但与域外相关制度相比,国内的实践尚需从多方面进行完善.既要提升制度制定机关的层次,又要明确预先逃避执行的法律责任,还要完善制度的适用范围,更要同时保障犯罪人、财产相对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是大陆法系侵权法领域的重要理论,发源于德国,建立在条件说和原因说的基础之上。关于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有诸多说法,本文着重介绍其相当性的判断并简要介绍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等级制在日本有其独有的历史和本土特色,推动了日本法律近代化。等级制的三个主要的构成要素——天皇、政府和民众在日本法律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如果缺少等级制所延续和构建的社会环境,日本法律近代化的完成会因生存土壤的缺失而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因背信行为而入罪,刑法中一个典型的罪名即为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其入罪的原因在于主体违背了法定的忠诚义务,损害了上市公司及股东的利益.本罪实行行为表现为行为人违背信任、操纵上市公司牟取利益,并给上市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司法认定中本文区了分罪与非罪、此罪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国立法现状,提出我国应增设包括限制生产规模及业务活动的范围、强制暂停营业、责令停业整顿、公布犯罪行为及裁判决定、取消营业许可、强制解散等内容的法人资格刑。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吴俊 《法制与社会》2012,(23):175-177
近几年来,我国“过劳”及“过劳死”案例多见诸于新闻媒体,反映出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违法让劳动者加班加点的情况严重.如何避免“过劳死”现象发生,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热议的一个焦点.本文选取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视角,就“过劳死”现象的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通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来避免这一极端现象发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