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法院校招录体制改革下的公安法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瑜珍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24(6):181-184
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对公安院校法学教育提出新要求。当前公安法学教育普遍存在实践性教学缺乏、理论教学又不深入的问题,难以满足此新要求,亟待改革。借鉴近年来西方国家所确立的新职业主义理念,公安法学教育改革所致力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应为新职业人才,其既有专业的公安执法技巧,又具备警务核心技能,能适应公安执法中不断涌现的新需求。为此,可从完善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法等进路展开改革。 相似文献
2.
构建当代中国警察核心价值观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正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警察核心价值观是人民警察在长期的警务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警察职业特色的价值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理念,是警察组织生存的基点和灵魂,也是警察文化的核心。构建和培育当代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全面履行新时期公安机关的政治和社会责任,以"忠诚、正义、团结、奉献"为核心理念,铸就"立警为公"的忠诚警魂,树立"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弘扬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战斗精神,使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需要,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国特色人民公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探析警察武力使用训练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使用武力,包括使用警械、武器,是所有警察权中最为极端和严厉的强制手段,使用武器则更是一种致命性强制力,不是万不得已,不出现公共安全与秩序受到严重威胁、个人生命健康受到直接侵害等严重情形决不使用的最后手段。 相似文献
4.
涉税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衔接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涉税案件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的衔接由于立法不完善、利益驱动、外来因素干预等原因出现移送衔接、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衔接中司法鉴定资格、涉税犯罪与涉税行政违法问题的法律衔接等方面的问题,税务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要做好税收犯罪移送工作,解决侦查工作中遇到的司法鉴定问题,法律规定方面要完善涉税犯罪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的衔接.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培养高素质的公安应用人才应该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情感的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 相似文献
6.
人民警察执法口语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语是人们进行交往和沟通的首要手段,也是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联系群众、惩治犯罪必备的一项职业技能,是人民警察队伍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分析目前人民警察在执法口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人民警察执法口语能力提高的因素,要提高人民警察执法口语表达能力,一要搭建新体系,建立新机制;二要培养自信心,增强权威性;三要加强思维能力,训练心理素质;四要增加个人阅历,不断学习“充电”;五要强化专业技能,加强执法口语纠错。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及其实现途径——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
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纯粹的公有公益物品.基本公共安全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运用公共财政,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安全服务.当前基本公共安全服务非均等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外来流动人口、弱势群体以及城乡应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供给不足.通过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机制建设、重视弱势群体的救助及其犯罪矫正、完善城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等途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安全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8.
法治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法治的视角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十分必要。目前导致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公民法治意识欠缺,国家法制制度不完善,法治预设的救济渠道不畅。要处置好群体性事件,应培养公民现代法治意识,拓宽民意表达的合法渠道,完善法律制度,严格依照法律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9.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分层教学法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刑事科学技术,是依据刑事诉讼法律,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查明事件法律性质,发现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预防犯罪规律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简称刑事技术,也称物证技术。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