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城市农民工犯罪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大多数人把农民工犯罪归之于其个人品质的同时 ,也必须注意到犯罪现象背后的非个人因素 ,包括社会的不公正、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犯和对农民工正当权益保护的乏力等问题。可以说 ,农民工的正当、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 ,是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论刑事技术中的信息流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光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115-118
信息流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过程中的一组信息。刑事技术中的信息流原理是指犯罪信源经过犯罪信道到达犯罪信宿 ,从而形成刑事技术信源 ,再经刑事技术检验鉴定信道到达信宿 ,对犯罪信源形成反馈 ,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信息流原理具有客观存在性、流动性和反馈性特点。它的建立丰富了刑事技术的基础理论 ,为刑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找到了理论依据 ,同时也开辟了一条信息综合运用和系统鉴定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谈英美警察教育对我国公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国是近代警察制度的发源地,英国警察制度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美国是世界上犯罪问题最严重,犯罪形式多样化、犯罪手段现代化的国家之一。美国警察积极应对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犯罪的能力,在依法管理、加强教育与培训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多维度、多视角研究英美警察教育的架构对我国公安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较大的启示。一、英美警察教育历史沿革与现状(一)英国警察教育的演进及现行体系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自治体警察的国家。在公元43至407年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就… 相似文献
4.
基尼系数与流动人口犯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永红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17(1):47-49
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伴随这一进程 ,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日渐突显 ,运用基尼系数这一经济学指标研究流动人口犯罪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原因 ,并以其为依据 ,提出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44-48
我国现行刑事立案监督制度之规定兼具片面性、含糊性及不可操作性等特征,并由此而导致其实施效果差。故须对其加以完善。完善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应以增加监督对象、扩大监督范围、细化监督操作具体规程以及明确法律责任为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公安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化图书馆是目前图书馆界探讨最多的课题之一。而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又是文献资源数字化。在我国,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已取得十分骄人的成绩。公安文献的数字化建设也在各公安院校图书馆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初见成效。一、公安文献数 相似文献
7.
胁从犯立法之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之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2,(2)
我国刑法在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上划分出胁从犯 ,对于实行刑罚处罚上的区别对待虽有可取之处 ,但将胁从者一律纳入刑事追究的范围是不合理的。又由于胁从犯的划分根据与其他共同犯罪人种类的划分根据不同一 ,导致胁从犯与其他共同犯罪人种类之间的相容和界限不清。为此建议 :在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上 ,实行分类标准同一化 ,不再将胁从犯作为独立的共同犯罪人种类 ;立法上应将一定条件下的被胁迫作为一种免责事由 ;对于不能免责的被迫行为 ,应将被胁迫作为一种量刑情节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科学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首先建立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ABC分类法筛选指标的方法,最后设计了改进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9.
国际警察教育轨迹倾向与我国公安教育改革发展归位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公安教育的现状与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要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警察教育的先进经验,从办学层次定位、调整公安院校布局、理顺公安院校管理体制和加强公安教育法制化、规范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公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华瑜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3(1):1-5
信息时代公安教育改革面临着培养目标、观念制度、操作规范等多方面的挑战.面对新时代、新需求,公安高校应主动建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目标上应致力于培养具有优良的主体品格、网络状的知识结构和复合型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公安人才.在具体建构新模式的过程中,应以开放性、包容性为指导观念,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融共生.在操作规范上,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管理制度、专业课程及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以科学与人文为主旨加强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