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6346篇 |
完全免费 | 386篇 |
专业分类
中国政治 | 97673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5932篇 |
2020年 | 12521篇 |
2019年 | 12415篇 |
2018年 | 22074篇 |
2017年 | 23280篇 |
2016年 | 7532篇 |
2015年 | 14913篇 |
2014年 | 45252篇 |
2013年 | 45176篇 |
2012年 | 51168篇 |
2011年 | 54680篇 |
2010年 | 52434篇 |
2009年 | 53534篇 |
2008年 | 61291篇 |
2007年 | 60775篇 |
2006年 | 60717篇 |
2005年 | 46595篇 |
2004年 | 41061篇 |
2003年 | 38630篇 |
2002年 | 33835篇 |
2001年 | 32469篇 |
2000年 | 33472篇 |
1999年 | 22212篇 |
1998年 | 21262篇 |
1997年 | 17867篇 |
1996年 | 18344篇 |
1995年 | 18934篇 |
1994年 | 16234篇 |
1993年 | 4750篇 |
1992年 | 4593篇 |
1991年 | 4332篇 |
1990年 | 3959篇 |
1989年 | 3409篇 |
1988年 | 3002篇 |
1987年 | 2872篇 |
1986年 | 2458篇 |
1985年 | 2007篇 |
1984年 | 1692篇 |
1983年 | 1478篇 |
1982年 | 1514篇 |
1981年 | 1125篇 |
1980年 | 329篇 |
1979年 | 145篇 |
1978年 | 99篇 |
1977年 | 122篇 |
1976年 | 42篇 |
1975年 | 119篇 |
1974年 | 4篇 |
1973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1966年 | 56篇 |
1965年 | 172篇 |
1964年 | 100篇 |
1963年 | 178篇 |
1962年 | 28篇 |
1961年 | 181篇 |
1960年 | 146篇 |
1959年 | 285篇 |
1958年 | 1266篇 |
1957年 | 936篇 |
1956年 | 1380篇 |
1955年 | 1349篇 |
1954年 | 1132篇 |
1953年 | 1127篇 |
1952年 | 962篇 |
1951年 | 2295篇 |
1950年 | 2152篇 |
1949年 | 3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6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248,自引:0,他引:248
郑功成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一、农民工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据农业部统计,2001年中国有7800万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同比增长5%,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扭转了自1996年以来连续4年增幅下降的趋势,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其中农民外出打工增收达1个百分点以上;在农民工外出打工所从事的职业中,80%的人选择从事工业、建筑业、餐饮业和服务业。这一组资料至少透露出如下信息:… 相似文献
2.
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96,自引:0,他引:196
SARS危机成为今年春天最为人们关注的事件。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讲 ,它在验证政府和社会对危机的应对能力之外 ,还给我们许多深刻的教训和思考。危机事件不仅为中国在社会发展转型期建设现代危机管理体系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而且有可能成为中国公共组织变革的促进因素之一。如何认识SARS事件对我国公共管理的挑战 ,如何应对危机和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和组织的建设 ,这些问题都需要公共管理学者的思考和回答。为此 ,《中国行政管理》编辑部特约请了国内有关知名学者 ,在本期《CPA评论》推出危机管理专栏 ,以此展开危机管理与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成福教授提出 ,应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来不断提升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他详细分析了全面整合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构成因素 ,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意义。国家行政学院的王健教授、韩康教授则从经济分析的角度 ,指出我们应该正视SARS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审时度势地加强政策协调 ,化SARS对宏观经济的消极影响为经济重新增长的契机。山东大学的肖金明教授则以法律的视野来反思SARS事件 ,指出SARS对政府能力、法律制度和公众道德的挑战 ,将促进政府再造、法制建设和道德重建。中山大学的王乐夫教授等 ,探讨了危机管理机制 ,并以此为框架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公共管理体制在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总被引:135,自引:7,他引:128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 《妇女研究论丛》2001,(5):4-12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论证和各项准备工作,以2000年12月1日为时点,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目前,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将调查的基本情况和对主要数据的初步分析发布如下: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109,自引:0,他引:109
王思斌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在改革的每一时期都会相伴而生一些与改革初衷相左的事物与现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可视为是改革所付出的一定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积极地、适时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健康、顺利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出现,便是改革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矛盾现象。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也强调:“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按照中央的精神,我刊从本期始,将聚焦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旨在以一种科学、客观、负责的建设性态度,在全面、深刻分析弱势群体形成的诸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弱势群体工作与生活困难的办法与途径。为了使问题的研究更集中与方便,我们此次所探#0; 相似文献
5.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责任政府、财政约束硬化、政务公开等多方面的因素 ,决定了政务绩效评估的必然性。现代政府以向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宗旨 ,以提高政府绩效为目标 ,因而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 ,在公共行政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期CPA评论就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问题 ,邀请有关学者和政府官员对国内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的进展进行介绍。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卓越提出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问题 ,他认为评估主体多元结构是保证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有效性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中评估主体科学配比是综合评估有效性的一个关键点。他详细分析了评估主体结构中所应包含的具体主体和结构。文章认为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主体结构至少应包括综合评估组织、直管领导、行政相对人、评估对象自身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评估组织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成福、唐钧就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进行了研究。虽然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用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的必选方案 ,但鉴于电子政务所存在的风险 ,其绩效评估也日益受到重视。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作为政府流程管理的科学手段 ,成为引领电子政务建设导向的指南。文章介绍了当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流模式并 相似文献
6.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3
本文从国家整合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学理性分析。国家整合作为一个过程,是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对业已分化的部分加以调整、统筹并形成整体的产物。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国家整合表现为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整合特点,结果是城乡的分化或对立。由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是历史转折的标志。它意味着从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性整合走向一体性整合,达致城市与乡村的相对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是国家整合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其深刻的意义在于,通过国家整合,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状况,在业已分化的城乡差别的基础上重新构造城市与乡村的有机联系和统一性。核心是在国家整合下,将资源尽可能地向乡村配置并激活农村内在的动力。它要以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支持和引导农村的发展,由城乡分离走向城乡一体。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乡村建设完全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出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萌动 ,遭遇到许多现行行政区划的阻碍 ,典型地表现为“行政区经济”。本文认为 ,造成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根本原因 ,不在于行政区划本身 ,而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 ,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跳出行政区划调整的传统思路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此 ,我们提出了“复合行政”的新理念 ,按照政府管理范式从统治向治理转变的角度 ,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绩效评估是现代政府管理的前沿课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为应对科技进步、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环境条件,解决财政赤字和公众信任问题,普遍实施了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有的国家将这一举措作为政府改革的突破口。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真研究、制订全面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本报告简要阐释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理念和功能,论述了我国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一个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并切实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弱势群体的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如果他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影响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社会排斥起源于对贫困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的研究,如今已经成为解释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将非经济因素纳入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框架之中,不仅仅对于社会问题根源的解释更为深入,而且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会排斥的演变、发展、类型、成因、后果等方面的回顾,以求梳理出一条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与方法发展脉络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