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59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19篇 |
工人农民 | 170篇 |
世界政治 | 146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70篇 |
法律 | 8247篇 |
中国共产党 | 2063篇 |
中国政治 | 6184篇 |
政治理论 | 815篇 |
综合类 | 27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4篇 |
2024年 | 161篇 |
2023年 | 370篇 |
2022年 | 358篇 |
2021年 | 731篇 |
2020年 | 589篇 |
2019年 | 445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167篇 |
2016年 | 272篇 |
2015年 | 562篇 |
2014年 | 1547篇 |
2013年 | 1745篇 |
2012年 | 1721篇 |
2011年 | 1681篇 |
2010年 | 1517篇 |
2009年 | 1628篇 |
2008年 | 1774篇 |
2007年 | 1434篇 |
2006年 | 1121篇 |
2005年 | 805篇 |
2004年 | 804篇 |
2003年 | 601篇 |
2002年 | 553篇 |
2001年 | 401篇 |
2000年 | 370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些地方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对文化古迹进行蚕食、破坏乃至拆毁的现象:古民居被钢筋混凝土砖房包围、古城墙为新区建设而拆除、古廊桥因修水库而淹没、古石板路被水泥路面所代替、古村落不协调地突兀起一两座不伦不类的新房……诸如此类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漠视与践踏,不难在我们身边发现,民间文化真正到了需要大声疾呼、需要极力拯救的地步。在新一轮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尖锐矛盾,如果对此不加以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和合理协调,那么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新一轮破坏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2.
张吉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23-25
《反分裂国家法》凝聚了中国人民反分裂斗争的宝贵经验和政治智慧,是我们以法律来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举措,表明对台政策进入“依法反独”新阶段。全面领会这部法律的准确含义,把握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扬州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经过“九五”期间连续多年的努力 ,扬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温饱问题已被小康和现代化问题取代。受传统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和市场需求的制约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加入WTO后 ,扬州大宗农副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以数量扩张、劳动密集型投入来促进农业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的时代一去不返。同时 ,扬州有着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仪征丘陵山区绵延起伏 ,森林茂密 ,人工湖水天一色。里下河地区绿水平畴一望无际 ,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扬州腹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5.
6.
于飞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20):78-89
本文以法律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离为理论起点,构筑了民法上第三人保护问题的整体解释、分析的理论框架。法律世界与生活世界有两种分离,由此形成了两种第三人,它们各有其保护或调整的原因及保护方法。第一种分离是法律把生活关系的主要方面抽象为法律关系,将次要方面予以舍弃造成的,由此形成了因法律关系扩张产生的第三人,法律对这种第三人进行调整的原因是出于对公平的不懈追求,对这类第三人的调整方法是确认相对权效力的扩张与债的关系效力的扩张。第二种分离是法律在真实权利之上建构出权利外观,权利外观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产生的,由此形成了因权利外观产生的第三人,对这种第三人进行保护主要是出于交易安全的需要,保护方法是确立外观理论。 相似文献
7.
8.
9.
10.
尊重、传承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共同构成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大观园。云南是世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最为丰富的一个地区,因此,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