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Phone手机取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手机技术的日益发展,智能手机已经能够代替计算机处理很多日常应用,而目前智能手机中最炙手可热的就是iPhone。本文首先对iPhone作了简要介绍,然后较详细的阐述了iPhone取证以及取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司法鉴定和司法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步根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18(5):148-150
计算机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涉及计算机问题由法庭认可的人员作出的专业判断的活动。计算机司法检验是指在案件调查过程中专业人员对涉及计算机的证据进行收集、提取、保存、归档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4.
李鹏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19(1):145-149
电子证据相对于传统证据具有数字性、安全性、脆弱性、共享性等特点。电子数据证据可分为模拟电子证据与数字电子证据、原始电子证据与传来电子证据、电子生成存储证据与计算机混合证据、直接电子证据与间接电子证据等几大类。电子数据要作为证据使用 ,应具备证明能力和证据能力。运用电子数据证据要实行开示制度 ,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5.
6.
电子数据交换是随着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一类高新技术。本文对电子数据交换的概念、原理、应用和发展做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期望它的发展能对电子警务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犯罪是指以计算机作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及其他辅助技术手段共同实施的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行为。计算机犯罪中的电子数据本质上是能够证实犯罪分子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犯罪行为的数据记录。其特点是 :与犯罪主体的相关性 ;与犯罪行为的相关性 ;认定犯罪主体的间接性。计算机犯罪中电子数据的获取原则是 :合法性、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审查应遵循的原则为 :既尊重专家鉴定 ,又注重侦查实践 ;以审查证据的证明能力为核心 ,兼顾证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它在原有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传统证据的基础上新增了“电子证据”这一新的证据种类,看似四个字,但对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来说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分析电子数据的概念、特性及法律地位,探讨“电子数据”这一新的证据的调查与收集方法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审查运用。有助于在刑事诉讼证据领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任志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10-12
当前,大量商业交易和会计核算借助电子计算机或会计软件完成,在此过程中生成大量电子数据。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为犯罪工具的各类经济犯罪显著增多,电子证据在案件中的比重和重要性都在逐年提高。我国对于网络经济犯罪的预防和打击还处于薄弱阶段,缺乏较好的电子证据采集规范和方法。介绍电子证据的特点以及在打击经济犯罪中的作用,同时对电子证据的采集、审查和运用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沙河市民政局四项措施积极落实高龄老人生活津贴的发放。一是调查摸底,建立电子数据库。组织人员对全市15个乡镇、办事处的80周岁以上各年龄段老年人进行全面摸底,登记造册,输入微机,电子化管理。二是印发申请审批表,建立三级申报审批制度。印制沙河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基本生活津贴申请审批表,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社区)调查核实、乡镇(办事处)审核、市民政局审批的程序,实行三级审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