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0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132篇
工人农民   748篇
世界政治   90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9篇
法律   6288篇
中国共产党   12386篇
中国政治   14853篇
政治理论   2062篇
综合类   35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652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1039篇
  2014年   5385篇
  2013年   4745篇
  2012年   3467篇
  2011年   3163篇
  2010年   3202篇
  2009年   3635篇
  2008年   3383篇
  2007年   2164篇
  2006年   2846篇
  2005年   2003篇
  2004年   653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796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生产要素。基于手工整理的2011—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研究表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市场匹配三个环节整体联动实现更高效率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数据要素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主要是通过关键性技术突破与知识创新的研发创新效应、生产流程优化与协同的生产协同效应产生影响,但市场匹配效应尚未完全显现;数据要素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与东部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如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专题导引】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飞速发展,至少带来了行政法治的三重变迁。第一,网络、数据、人工智能成为行政法治的对象,由此产生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规范,形成网络监管、数据处理规制、算法规制等新的行政活动领域;第二,网络、数据、人工智能成为行政法治的工具,数字化转型深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产生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政府工作新形态,推动形成了运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制度规则体系;第三,网络、数据、人工智能成为行政法治的环境,对行政的观察、监督、审计等在网络空间、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活动中得以开放性、多中心、持续性地展开。在“行政法发展史最重要的一次变迁”中,数字行政法的形成及其构造成为最重要的行政法治论题。  相似文献   
3.
在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跨境数据的管辖及控制问题催生了数据主权诉求。美国、欧盟和中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数据主权战略部署,法律与地域的差异导致了司法管辖权和数据控制权等方面的争端。我国应当积极为制定国际协议建言献策,推动数据主权治理的国际合作,完善本国数据主权战略,在捍卫国家数据主权与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同时寻求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2.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7%。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很多老人在家庭中往往承担"带孩子,做家务"的重任。其中,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流动加速,越来越多的老人为了照顾孩子,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走进陌生的环境,成为"老漂族"。  相似文献   
5.
随着厦门市大型群众性活动数量的激增,大型群众性活动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不断增加。以厦门市大型群众性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例,现行应急处突工作中存在承办方责任落实不到位、应急处置预案不够完善等不足,为此应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机制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培训演练。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下,因公民信息大范围泄露造成的相关社会问题使得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愈发紧迫和必要。行政法领域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就在于寻求公共管理与个人隐私安全的平衡。引入信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水平。构建我国个人信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应明确信息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要件,优化信息行政公益诉前程序。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立法规定了自然人有请求信息处理者删除个人信息的权利,但这并不等于承认数据生命周期的最后环节是“删除”,因为“删除权”是“信息处理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基础丧失”的必然结果,而“数据销毁”才是“数据归于消灭”的处理流程末端。数据销毁义务的理论基础在于信息保密方式的扩张,即从维持信息保密状态转向维持数据安全风险的可控性。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倘若义务主体无法保障暂时不使用的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处于安全状态,则应当采取适当的数据销毁范式降低数据泄露或非法复原的安全风险。在未来立法活动中,我国应当明确数据销毁义务的义务主体、销毁方式和销毁范围等具体制度内容,完成数据安全立法的“最后闭环”。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两大理论的学理分析,剖析了数字政府建设中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制约瓶颈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分散的政务服务抑制了服务效能、异向的政务数据影响了业务协同、失衡的供给能力制约了发展水平。研究结论认为,优化政务服务基础平台、完善政务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政务服务供给能力是数字政府建设中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印波 《比较法研究》2022,(1):116-129
基于传销犯罪的诈骗本质以及网络传销所衍生的诸多形式,原有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界定已经无法适应惩治网络传销犯罪的需要,应当基于体系与实践的双重考量,对网络传销犯罪的立法和司法作出相应的调适。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集资诈骗罪系交叉竞合关系,两者在量刑上应保持平衡。网络传销犯罪在法益侵害程度方面未必高于传统传销犯罪。司法解释性文件对于网络传销犯罪的认定不应囿于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30人三级的标准。网络团队计酬不应当构成犯罪。对于混合型传销,则应当结合"骗取财物"的要件予以全面判断。对为网络传销犯罪提供网络服务的行为,应区分情况适用共同犯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网络传销犯罪作证据综合认定时,应优先客观性证据,确立互联网电子数据的中枢证明作用,修正逐一收集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的言词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0.
"学术话语体系是学术研究活动所形成的重要成果,是学术研究质量、风格、实力的具体体现。"[1]学术话语权是指"相应学术主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学术领域中所具有的主导性、支配性学术影响力。"[2]学术话语体系塑造着学者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新观察和新建设,关乎文化安全与文化自信,同时也是学术话语权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