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海域内国家利益冲突是南海争端的肇因,而域外势力干涉,以及在法律层面上约束各国在南海地区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以及争端升级预防机制的缺失,也是争端升级的原因。中国于2014年率先提出"双轨思路"来积极处理南海问题,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中国与其他南海声索国之间应就设立争端升级预防机制进行磋商作为"一轨",而"南海行为准则"的制定则已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共识,应是"二轨"的重点。随着参与、主导国际事务能力的提升,中国正在扩大并深化与他国的合作,中国与有关国家应秉持国际合作精神,早日完成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并开始讨论设立争端升级预防机制,以解决各方共同遵守的南海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从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中同样存在霸权主义与本土化之争.主要反映发达国家意志的TRIPS实际上是这种霸权主义的间接体现.目前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对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相较而言,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一致,维护知识产权保护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3.
孔庆江 《理论学刊》2003,(3):116-118
地方法律制度作为整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实现国家入世的各项承诺方面,有其特殊重要性.在中国入世以后,地方法律制度建设应如何应对?本文通过对山东地方法律制度与WTO规则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在WTO背景下进一步搞好地方法律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Regulatory instruments in the form of normative documents has been used as a way to modernize Chinese society since the late 1970s. However, the conflict between laws under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effort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law-making: How serious is the conflict of normative documents in China? Why there exists the conflict of normative documents? How the Legislation Law approaches the conflict of normative documents? What to be done to prevent the conflict of normative documents?  相似文献   
5.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针对全球治理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以"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构建以合...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投资法律文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外国直接投资对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的认识和各国赞成市场导向的政策的认识的交汇,就外国直接投资的有关问题进行政府间的法律安排的重要性,已成为国际间的共识。事实上,有些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关的问题已从国内层面跃升到国际层面,从双边层面跃升到多边层面,并成为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多边法律安排讨论中的标准问题。迄今,已出现了大量的双边投资条约和不少的区域性投资法律文件,而且制定综合性的多边投资条约的努力也结出果实。①目前,国内学界对双边投资条约已有较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而鲜见对区域性投资法律文件和多边…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法中尚没有自助行为的法律规定,但在实际生活中自助行为并不少见。行为人如何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符合法律的规定,本文就自助行为的法律定位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孔庆江 《当代法学》2021,35(2):34-43
争端解决机制几乎已是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标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以专章设计了其争端解决机制,作为融政治解决模式与司法解决模式于一体的混合模式,RCEP的争端解决机制的设计不以过高标准为单一标准,而是充分考虑到亚洲地区的特征,特别是不同经济体各异的发展水平和对待争端解决的传统.在RCEP构建争端解决机制的谈判过程受到东盟为一方的现有自贸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影响,体现了各缔约方对待争端解决的传统态度.RCEP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表现在RCEP争端解决机制的诸多方面,包括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争端方在争端解决程序中的自主权、磋商、斡旋、调停和调解等机制的引入、争端解决程序的透明度等内容.RCEP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有赖于加强对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治理和保证RCEP规则解释与理解的一致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联络点的作用和RCEP联合委员会解释规则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孔庆江  胡峰 《法学杂志》2007,28(5):39-42
在对华技术转让中,跨国公司除了凭借其技术、品牌优势,构筑高技术壁垒,抢先制定行业标准从而控制技术外,它们之间还结成专利联盟,共同维护垄断地位.对此现象,我国必须从立法完善、制定政府战略、改进企业技术引进战略等方面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危机。在此背景下,美国和欧盟提出了对WTO改革的设想。相较之下,欧盟虽然在WTO上诉机构危机及其处理上对美不满,但其核心主张与美国的核心主张具有相似性和兼容性,即反对"非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在多边贸易体制内"搭便车"和推行"不公平贸易"行为,并获得对欧美贸易的巨大优势等。中国的改革方案不仅关注WTO争端解决机构的生存,还一如既往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在WTO框架内的权利,而且着力反对针对特定国家的歧视规则的引入。中国与欧盟在WTO争端解决机构危机处理方面存在共识;但中国的改革方案与欧盟、美国的设想存在诸多差别。鉴于WTO协商一致的决策原则以及美欧中改革方案的差异,要真正启动WTO的改革,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