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7年6月,美韩双方签署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美韩之间为什么要签署该协定?该协定对两国国内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该协定为何至今没能获得美国国会的通过?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美国贸易政策理论,从体系、国家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及其实施,在体系层面上将会为双方带来经济、政治和战略上的多重收益,而在社会层面上却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尽管由于国内经济困难和利益集团的掣制使得协定的通过还面临不小的阻力,但基于协定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和两国政府对此认识的高度一致,协定获得通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谈判是美国实施所谓"再平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多边谈判架构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其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发展动力。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从内外两方面探讨了这一多边谈判的发展动力问题。从内部看,由于在美国的实力和意愿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谈判本身面临着内部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决定了美国无法采取"以经济换安全"的传统做法来推动谈判的顺利进行。从外部看,经济效益并不能充分解释谈判的持续进行,区域贸易谈判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难以产生充分的前行动力。然而,利用当前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产生疑惧情绪,进而希望借助美国平衡中国的心理,美国得以顺利推进TPP谈判。经济与安全的密切互动为美国推动TPP谈判提供了较强的发展动力。面对TPP谈判带来的国际形势新变化,中国应该有的放矢,通过积极应对来化解TPP谈判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