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张生祥 《德国研究》2006,21(1):26-31
肇始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然而,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的的共同体,它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的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而欧洲认同的建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那么如何解读并建构一种共同的欧洲认同?本文试图从欧洲认同感产生、新欧洲认同政治以及欧洲认同的逐步形成等三个方面对欧洲认同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深入发展,与当时各类报刊杂志的涌现、文学市场的形成以及受教育阶层对新兴媒介(杂志)的政治支持有着直接的关联。杂志担当了推动启蒙运动政治化进程的鼓号手,成为推动和宣传启蒙运动政治化进程的主导性媒介。它不仅承载和记录了这一政治化运动的真实进展情况,为我们今天了解德国现代化早期的启蒙运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原始资料;而且在这一进程中,受教育阶层以它为思想平台,掀起和推动各种与权力与政治管理有关的全社会论争,为现代化政治理念、观念和价值的社会化奠定了精神层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析欧洲的民族认同及其新认同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认同是地区层面上多样性民族认同的逐步统一和整合,是欧洲一体化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多样性的民族认同形态是欧洲认同形成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构成一个完整的认同体系.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的的共同体,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的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为此,欧洲联盟必须建立一种具有亲和力和包容性的新认同政治,来实现民族认同向欧盟政治局面上转移,并获得欧洲各国公民对这一超国家实体的政治认可.  相似文献   
4.
对欧洲认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生祥 《欧洲研究》2005,23(3):111-118
发端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然而,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的共同体,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而欧洲认同的建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途径。那么如何解读并建构一种共同的欧洲认同?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欧洲认同的建构进行考察,认为欧洲认同是一个多样性的民族认同逐步融合和统一,以“他者”身份为参照,并在此前提下不断寻求共同的“欧洲特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作为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欧洲一体化进程决定了欧洲联盟不仅是利益和目的的共同体,还是文化和理念的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解读欧洲认同及其建构途径,需要从理论前提、内涵界定与认知方式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欧洲需要建立更具包容性的新认同政治,而不是狭隘的、地方化的“欧洲意识”。以文化与民族多样性为前提,欧洲认同是在与其它认同形态共生、共进、共融的过程中,区别于“他者”的“欧洲文化特性”的集体认同。  相似文献   
6.
张生祥 《德国研究》2004,19(2):19-24
2002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宣布东欧12国为欧盟正式成员.这样,欧盟实现了第5次扩大,一个大的欧洲即将产生.欧盟各项法律与政策的逐渐统一,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平台.其中,对文化多样性与平等性的维护与发展,不仅为欧盟的东扩开拓了理念与概念空间,而且为未来"大欧洲"社会的形成与融合创造了条件.本文从"大欧洲"文化的理念、概念与实践三个方面对未来欧洲社会的前景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力图从理论上寻求一定的文化建构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文化理论流派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其中,对文化多样性与同一性两方面的论争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文化概念的最初缘起,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传播以及后现代时期各种文化理论的发展,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各种可供参考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8.
肇始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然而,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标共同体,它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共同体,是一个为所有欧洲公民创造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而欧洲认同的建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本文试图从欧洲认同感产生、新欧洲认同政治,以及欧洲认同的逐步形成三个方面,对欧洲认同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