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汇率的政治经济学--基于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争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时至今日,经济学理论尚不能对一国汇率水平及其变动提供完美的解释.对汇率的纯经济学分析固然有其重要意义,但是从相当程度上讲,一国的汇率,尤其是大国的汇率,则是由现实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及其互动决定的.本文以最近一段时期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为背景,力求说明,在一国内部,汇率是相关利益集团和拥有特定政治经济政策目标的政府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在国际上,汇率则是大国实现或巩固有利于己的世界经济政治安排的一个重要工具,国际汇率体系所反映的实乃国际政治的权力结构.本文旨在借助对利率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来深化对汇率形成及国际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近年来,中美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的发展中大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双方究竟该如何谋求共同利益?如何面对共同关切和分歧?  相似文献   
3.
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于主流经济学从市场的角度看待货币,认为货币是交易媒介,其对真实经济的影响是中性的观点,本文从货币作为计价单位的属性出发,指出货币具有国家和权力的特征,它反映建立在国家权威基础上的社会信用关系.货币是真实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国际货币体系并非一个中性的体系.货币是国家财富的直接创遣者.拥有国际货币地位不仅能为货币发行国带来现实的铸币税和金融服务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它使货币发行国享有影响别国的货币政策的主动权,并得以主导国际上货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从而长期影响别国的经济发展.此外,拥有国际货币地位还为货币发行国的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便利,从而有利于维护和巩固一个倾向于货币发行国利益的国际金融体系.大国谋求不断扩大本国的货币漉通域,并竭力排斥别的国家竞争和取代自己的位置.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关系史同时也是一部货币主权的斗争和变迁史.本文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建立起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国际地位,以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就目前来看,中国尚不具备走人民币直接国际化的条件,而选择符合亚洲共同利益的区域货币合作路线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亚洲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印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由于各种政治、经济和历史原因,中印经贸关系曾长期处于停顿状态。合作对两国意味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与此同时,现实中也存在着一系列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本文认为,中印已经结束了长期以来相互隔离的历史,但是两国在短期内实现程度较高的自由化和在国际舞台上形成全面战略同盟的可能性不大。中印合作将持续发展,其深度与广度将大体定位在“好邻居”的水平上。两国将在区域范围内及全球层次上,就某些具体问题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日.美国原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正式接替格林斯潘。成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第14住主席。由于美联储拥有独立的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走势。同时又由于格林斯潘在担任此职长达18年多时间里创造出了一个个“格林斯潘神话”。出现了二战以后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增长周期.因此。伯南克接任后所采取的政策与格林斯潘政策的异同等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