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3篇
中国政治   1篇
  199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緬甸对西德的經济關系比起它对其他歐洲国家的經济關系更密切,当然,这是除了对英国之外而言。德国的制造品及机器被认为质量优良,同时它的工艺技术,特别是在重工业和采礦业方面是著名的。由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緬甸联邦在1956年7月11日締結了三年的貿易協定,其結果必然进一步締結經济合作協定,以便協助緬甸发展工业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作为貿易对手,馬來亚与西德,对于两个国家如何以互利的目标来合作,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过去几年来双方貿易的增加簡直是一个奇跡。今天西德在馬来亚的主顧名册里居第四位。西德与馬来亚的貿易发展指出,两国之間貿易量的大量增加,其可能性仍然很大。不仅西德从馬来亚的进口  相似文献   
3.
西貢开設了12間德国商行,經營着进口生意。南越没有德国投資,也没有这样的打算。去年会审查过的2个工业工程計划没有实現。其中之一,在滨瀝設立糖厂的計划显然已被放棄;西德对第二个工程計划(在河仙建設一个年产25万噸的水泥厂)的机会本來很有希望,但最后由于法国給予更有利的支付办法,而落到法国人手里。 西德給南越以財政的和技术的援助。最近,在1961年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原則上同意向南越以貸款的形式提供多至5千万西德馬克的有利支付办法。这些貸款將作为以后由双方政府談判所同意  相似文献   
4.
直至最近为止——从西德经济界的观点来看,菲律賓似乎对他们反常地“疏远”,这种情况现已有显著的大改變,而帮助这种改變的最得力原因,是1960年初西德工业联合会派了一个代表團至菲律賓作为期2个星期的调查。 目前,西德是菲律宾貿易对手的第四位国家,次于美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而在英国之上。然而菲律宾、美国的關系大部分仍受特惠協定所控制,  相似文献   
5.
泰、德貿易關系可远溯至19世紀的情况,当时汉堡,不來梅和律貝克三个“汉斯”(卽德国人)市鎭在1858年与暹罗王国签訂了第一个商业協定。这一年仅有三艘船从汉堡开往曼谷,但不久貿易有了显著进展。在1860年,开往曼谷港的船只不下40艘。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事实是:甚至那个历史上保持内向性、几世紀以来只關心欧洲問題的普魯士  相似文献   
6.
西德在柬埔寨的利益僅限于貿易。在柬埔寨沒有西德投资,且在最近的將來亦不会有。1959年在柬埔寨市塌的西德商品出售量急剧下降后,1960年已有相当大的囘升。在这一年西德对柬埔寨的供应居第六位,出售商品的总值达1亿6千7百60万瑞爾,为柬埔寨进口总额的5%。1961年上半年西德  相似文献   
7.
无疑地,西德对緬甸政府及人民有着深厚的同情。今年(1962年)的第一天这两个国家都分别把它們的使节提升为大使級,“以便促进两国之間的友好關系”。1961年緬甸接受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4百万西德馬克的发展貸款,同时还簽署了支援一系列可能由西德工业执行的建設計划,总值1亿西德馬克的財政保証。但友情本身不能发展貿易和商  相似文献   
8.
除了印度、日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印度尼西亚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东南亚的第四位重要貿易对手。但奇怪的是,如此显著的(西)德、印(尼)經济關系,却从未受到特别宣传过,双方面似乎都认为他們之間进行的貿易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在税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国家关于福利生产的税权政策是先征后退。先征后退,征税在先,退税在后,征税易办,退落实难,影响福利企业资金周转。河南省邵筵县解决这个难字有自己的办法。都陵县的办法是,县民政局主动与税务部门协调,由县民政局、县国家税务局、县地方税务局联合下发文件,对福利企业税收先征后退办法作出以下规定:各福列企业于每月10日前到所在地税务机关主动交纳上月应缴税款,统一由当地民政机关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收入退还书。主管税务机关于当月25日前将已交纳税款全部退还当地民政机关,由民政机关扣除ZO%的福利发…  相似文献   
10.
中印(尼)两国人民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的主要缔造者是长期居留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数百年来,华侨和印度尼西亚人民一道披荆斩棘,开发这个国家,并且还把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及先进的生产技术传过去,对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了伟大的貢献;华侨又是印度尼西亚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的亲密战友。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去年底以来,印度尼西亚一小撮有势力集团竟在美帝国主义的唆使下,不顾国内外舆论的谴责,掀起一股排华的逆流。排华的后果是破坏不了中印(尼)人民的友谊,但相反却使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情况越来越恶化。印度尼西亚人民是坚决反对排华活动的。因为这违反整个印度尼西亚的根本利益。这一期,我们选登了三篇有关印度尼西亚有势力集团排华问题的文章供读者参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侨对印度尼西亚发展的貢献”一文。今年6月23号,“人民日报”介绍了印度尼西亚著名作家阿南达·托尔的著作“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雅加达,1960年3月出版)。本书作者以真正印度尼西亚人的声音,严正地谴责排华活动,以洋溢的感情畅谈华侨与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友谊以及华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发展的貢献。这对于有势力集团搞排华活动所持的巅倒是非的谬论“华侨是第五纵队”。“华侨经济是殖民主义经济残余”,是个很好的驳斥。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出有势力集团的伎俩是如何地无耻。现在我们发表该书第六章,即“华侨对印度尼西亚发展的貢献”,以后将继续发表其他一些章节。此外,配合这个专輯,我们发表了四篇有关印度尼西亚财政和历史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