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RCEP强调“东盟方式”以及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核心地位,承诺对较不发达成员实行特殊与区别对待的政策,奉行“开放性地区主义”,是本地区既有区域合作的延续和发展.鉴于内部整合和处理与TPP等其他区域合作机制关系上的难度,中国应积极推进RCEP谈判,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谈判的艰巨性.当务之急是选择优先开放领域,凝聚RCEP参与国的共识和信心,实现RCEP谈判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之间的相互促进,并且摒弃RCEP与TPP对立冲突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沈陈 《国际观察》2013,(1):66-72
亚洲在中国全球战略中处于重要位置。近年来,受政治、经济、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亚洲区域合作发展进程出现波折。中国应该从拓展和平发展国际空间的目的出发,根据国力的许可,逐步增加和改善在亚洲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扭转亚洲区域合作和中国周边外交目前的不利局面。中国应该把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看成是深化睦邻友好政策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面临来自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挑战。习近平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指出经济全球化尽管具有双刃剑效应,但仍符合世界大势和历史规律。解决经济全球化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五大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对世界经济发展进行适度引导,使各国家、各阶层的人群都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中国为构建开放型经贸格局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重大部署,这些部署将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引擎,也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明确路径。  相似文献   
4.
5.
在美国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以后,亚太地区掀起了一股以高水平、高标准为特征的地区合作潮流。毋庸置疑,TPP是美国亚太经济合作战略的集中体现,它的出现导致了亚太经济合作机制的分化。但是,分化并不必然导致对抗,TPP与"10+N"机制之间还是具有诸多良性互动的条件。中国应寻找一条实现亚太兼容性合作的战略路径,推动本国和地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秀军  沈陈 《国际问题研究》2023,(4):64-78+136-137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乌克兰危机持续胶着和大国地缘竞争显著加剧的背景下,“全球南方”在经济、政治和国际地位等方面全方位崛起进程加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并已成为决定世界格局走向的关键变量之一。在世界格局深度调整和变革的进程中,“全球南方”扮演了多极世界格局的平衡手、多维世界格局的博弈者和多元世界格局的指示器等重要角色。但也应该看到,“全球南方”发挥与其实力相称的影响力仍面临诸多挑战:外部干扰过大与抗干扰能力不足、力量整合需求上升与机制化平台缺乏、维护共同利益与满足诉求多样化的矛盾。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中国坚定维护“全球南方”的共同利益,积极参与和引领南南合作,未来将继续为“全球南方”的发展与合作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全球南方”成为未来世界格局更加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