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是汽车生产大国,日本生产的汽车在质量、性能、节能环保等各方面均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当前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大量消费日本汽车。同时,日本的二手汽车也因自身质优价廉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特别是对于汽车产业尚未实现现代化的俄罗斯来说,日本二手车更是一度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绝大多数居民的首选。然而,俄罗斯为了本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多次提高进口汽车关税,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加上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日本二手车的对俄出口陷入困境。目前,日本二手车的对俄出口正处于一个逐步恢复的阶段,但是昔日的辉煌似乎很难再现。不过,由于俄罗斯汽车产业的现代化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可以预见在俄罗斯完成汽车产业现代化之前,其远东地区仍将是日本二手车的重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2.
经过冷战后十余年的探索研究,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构建了"斯拉夫·欧亚学"的学科体系,代表了当前日本斯拉夫·欧亚地区研究的最新水平,并试图以此理论来阐释前苏东地区正在发生的巨大变迁.对日本"斯拉夫·欧亚学"构建的背景、内涵与意义的梳理和阐述,可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形成有其特殊条件,是多种矛盾层累式构造的结果。东南亚各国历史上复杂的政治经济结构、族群社会结构带来的社会矛盾和族群矛盾构成了东南亚恐怖主义的基座。伊斯兰复兴运动衍生的极端伊斯兰意识形态以及基地组织在东南亚的扩散和"演进"成为东南亚恐怖主义成长的关键因素。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战争给穆斯林带来选择困境,爱好和平的穆斯林同样需要抵制西方社会对伊斯兰教"污名化"的侵袭,反而为极端组织的成长提供了生命力。因为情势的不同,东南亚各国的反恐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固化了层累式构造的矛盾,影响了反恐行动与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4.
面对当今国际社会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公道和霸道之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合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公平正义,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平正义思想、中国百年外交实践的公平正义观,提出以世界人民为主体的习近平国际公平正义观,积极倡导国际社会推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国际规则平等,争取全球治理体系更加符合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更加满足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挑战的现实需要,更加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为增进各国政治互信、促进共同发展、引领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以俄罗斯研究为主的斯拉夫问题研究方面,具有相当雄厚的研究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本文拟从研究综述的视角,对冷战后日本关于俄罗斯政治研究进行整体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日本俄苏史学界盛行使用"帝国"这一核心概念来分析和考察沙俄帝国和原苏联的历史,帝国与比较帝国理论已然构成日本斯拉夫—欧亚地区研究的理论支柱。值得注意的是,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望月哲男提出通过意象地理的理论框架来重新归纳俄罗斯文化的表达渊源、历史结构与逻辑思维,丰富了日本学界的帝国理论诠释图景,让我们切实体会到俄罗斯社会在近代体制变迁的过程中,至今仍处于世界观的过渡期与摸索期。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前期,中日安全关系能否健康稳定发展,决定着中日关系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在影响中日安全关系的诸多因素中,地缘政治要素具有强制作用,不仅在中日交往的近现代史中,在今后仍将继续成为中日安全关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认识和解读日本地缘政治的安全特性与地缘战略,对中国研判东北亚地缘政治或将成为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苏联好、苏联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苏联的关系一路走来,历经友好与敌对交互更迭的若干历史阶段。让我们首先回溯一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大体上的关系走向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泰国正经历着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转型带来不可避免的社会动荡。然而有着自身政治发展规律的泰国却通过制造一系列可控的政治危机消减社会转型造成的过剩能量,维持着整个社会的基本稳定,推进着国内政治的发展。可以预见,在泰国社会转型没有最终完成之前,其国内政治危机仍将是社会常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武器,为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完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变革方向、时势与动态体系的整体把握、智慧与外交实践的相辅相成、底线思维与综合国力的保障、人文主义与天下情怀的观照等五大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成功激活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也为全球国际关系理论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