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所有东南亚国家巩固、恢复和建立了外交关系,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往来日渐频繁。中国改革的成功、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外战略的调整,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的主要原因。未来,影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双方的关系朝着更加稳定和谐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发展相互关系是双方根本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陈雅慧 《当代亚太》2006,(11):57-58
东南亚在战后初期效仿西方民主制失败之后,开始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成为部分东南亚国家获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进入21世纪后,东南亚的政治体制在新形势下再次面临严峻考验.曾经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威权主义政治普遍遭受质疑,一些国家的政治开始向新的方向摸索前行.东南亚应当何去何从?这是李文教授主编的<东南亚: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一书旨在解决的核心问题.该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战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方面所发生的历史巨变及其特点,深入地揭示了近年来东南亚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历史原因和普遍规律,深入地挖掘了这一过程所蕴涵的深刻的历史、社会韵味,客观地评价了在东南亚政治社会转型中的经验、困难和问题及其调整与解决方式,在此基础上,理性地分析了未来东南亚国家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陈雅慧 《东南亚》2011,(1):17-21
二战结束后,东亚的“发展型国家”普遍奉行“经济增长第一”的发展战略,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因经济增长的需求和国家振兴的民族主义压力,让位于经济发展,工人运动的目标由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依靠劳动力优势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是东亚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东亚工人运动产生的客观根源;东亚国家所经历的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工人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