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6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重要的一年,原因众所周知——国人百年期盼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不仅中国人对这一年期待良多,外国人也寄予厚望,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07年底就大胆提出:2008年是全球政治和经济"脱美入中"的第一年,也是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Pax Americana)转变为"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Pax Sinica)的元年。然而,世界是不是真的正转变为由中国主导呢?在连续一个多月的环球穿梭外访中,笔者不禁对此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还提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此外,十六大报告对人大和政协有明确的指导,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004年3月,第…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强调,政协工作要为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多次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准确把握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为新时代对外工作建言资政的水平。要进一步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界别构成、公共外交资源等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广交深交海外朋友,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认同。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一个重大变化:从以前那种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治分层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分层为主,先富起来的新社会阶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5.
韩方明 《同舟共进》2008,(12):30-31
不久前,一位年轻的同事向我诉苦:刚买房才几天,就有不同的地产中介不断打电话问他要不要出售或出租,令他不胜烦扰。央视日前披露,一家广告公司竟掌握中国2.5亿手机用户的信息。目前中国手机用户也就5亿,其中一半用户的资料被掌握了!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初全国两会前夕,我陪同启正同志准备新闻发布会,期间谈了许多关于传播国家形象的话题。兴之所至,启老赠我一本他的新书《公共外交的智慧》,他在扉页上题写了一大段话给我真诚的鼓励。这些年公务繁忙,说实话一直未能细读,书在书架上一呆就是八年。今年春上,因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隔离在家,将这本书精读了一遍,感觉拜读恨晚:这本书几乎回答了当前形势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方明 《同舟共进》2010,(11):16-16
以"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为主题的察哈尔公共外交研讨会已落幕,由于恰逢有关部门拟投放国家形象宣传片,会议前夕,我在接受采访时谈了一个观点:国家形象非塑造而来,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两会”期间,本人提出有关经济学家不适宜担任外部董事的提案。该观点被媒体披露后,引发了一场关于什么人才适宜担任外部董事以及如何担任的大讨论。主流观点认为,由执业律师或者注册会计师担任比较合适。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国人开始正视国内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的监督功能和正面作用了。  相似文献   
9.
新一届政府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治理国家新理念,也确实在建设"宪政中国"方面迈出了稳健步伐。今年"两会"上。"政治文明"一语入宪,令人鼓舞。笔者认为,为促进宪政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中国政府可考虑建立一套国家政治宣誓制度。所谓"国家宣誓制度",早已是国际社会中现代民主国家宪法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作用是通过庄严的仪式,不仅将国家权力掌握者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职责,公之于众。而且要求其本人当着全体人民亲口道出,造成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时代,所谓的“国家”其实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大公司,各种企业都可以看成是分公司和子公司。单个企业的盛衰荣辱,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海外的进退与得失,从长远来说,都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强弱。对此,决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