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国家行政管理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法制化管理。行政执法作为行政立法的延续和归宿已使其成为现代化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但是,在行政管理中偏重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忽视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导致行政执法现状越来越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改善与发展行政执法机制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所面临的关键课题。本文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在交通执法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交通运政执法工作与“依法行政”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贯彻《行政处罚法》,改善运政执法局面,以适应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黄琪 《法制与社会》2012,(29):43-45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且已取得显著成效.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从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证据制度等多个方面给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公安机关应主动适应,从执法理念的转变、工作方式的改变、与刑诉法相衔接的立法、自身的监督检查、与相关部门的协作等方面入手,更加强化执法的规范性,为新刑诉法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未成年人犯罪率极低的国家,学者提出了许多理论去解释这种犯罪状况。笔者通过对日本福井县的实地考察,发现这一现象与日本发达的少年预防犯罪体系及少年司法制度有关,其主要通过裁判所优先主义、审前的调查先行主义和观察监护制度、审判处理时的保护处分制度以及审后的社会复归程序等防治措施,确保有效地改造青少年和收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良好效果。其经验十分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事被告人知悉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法院/法官明确告知并确保被告人了解案件有关信息、在诉讼中处于何种地位及享有何种权利的制度。〔1〕它是一种集被告人的知悉权与法院的告知义务于一体的制度,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起点与终点,缺失了,公正便有瑕疵;保障了,正义便能看得见。刑  相似文献   
5.
诞生于20世纪初的《瑞士民法典》,在立法指导思想以及编制体例和风格方面颇具个性和特色,在世界民法典大家庭中可谓一颗明星.我国民法典的制定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但学界在要不要制定一部民法典、制定一部什么样的民法典以及如何制定民法典等问题上争论不体.本文认为加强对瑞士民法典的研究,可以为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思路与深邃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方面分析了刘涌案的判决,特别关注该案引发的刑事再审问题,即该案是否应该提起再审、该案应由谁提起再审、该案再审的理由是否充分恰当等,得出,我国刑事再审制度在程序设定和执行规定方面亟待修改后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7.
陈栋  黄琪  刘琦  邵龙泉 《学理论》2013,(18):304-305
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口腔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的必经阶段。文章分析了口腔医学生在当前考研和就业与临床实习激烈冲突的社会背景下,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探讨通过对实习模式的改革创新,引入以人为本的带教理念,在严格遵守实习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把握医学生个人特点与要求,制定针对每一名同学的个性化实习方案,进而提升临床实习效果和质量的探索与体会。  相似文献   
8.
陪审制具有使得司法反映民意、实现公正、取得独立的功能预期;刑诉陪审员参审是通过法律刚性规定或赋予被告人权利,此外还有着成本和管理上的考量因素;而当前司法实践与此相背离,参审范围由陪审率考量而定,陪审员参审无争议案件,司法官员有参审完全决定权,其根源在于主体意识欠缺、制度性疲劳、体制结构弊病。新的陪审员改革方案也未能切中要害,参审范围过于广泛,界定不科学,程序缺失;有鉴于此,必须确立固定类型参审模式,将范围限定为争议大的重案,取消或淡化陪审率,确立控辩双方参与的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在对违法人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时,必然涉及证据适用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在调查取证手段及程序方面有了较大的修改,体现了立法者在制定法律过程中比以往更注重对违法行为人权利的保护,使执法更具人性化,但一些地方还需完善。新法规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补强证据规则对规范执法人员的取证行为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违法处罚的目的是通过处罚的手段达到更有序的状态,作为行政处罚中的一种,应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违法处罚应符合《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无论现场执法还是非现场执法,其处罚程序均要公正、公开,并体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靠“电子警察”执法有利有弊。应区分行政处罚的手段与目的,人机结合,杜绝以罚代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