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4年“全国打击盗抢汽车专项斗争”中,侦破一批案件,追缴一批赃车,建立打击治理此类犯罪活动的日常工作机制。笔者根据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谈一下侦破这类案件的侦查方法和工作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哈尔滨市香坊区非公企业和职工带来的困难,区总工会以开展“共同约定行动”为举措,从强化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入手,走访了2319家企业,与895家企业签订《承诺书》,与85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进行了对接。  相似文献   
3.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是做好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哈尔滨市香坊区总工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取得一些成效,推动了全区非公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4.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是一项涉及党、政、工各方的系统工程,需要借助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合力,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不断提高工资协商新起点,构筑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力推的工作格局,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更加广泛深入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邱月  ;张福贵 《求索》2008,(8):171-173
都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都市生活是一种区别于乡村的新的生活方式,表现在文学上也形成了一套新的审美价值体系。都市所能提供的物质繁华性、欲望满足性,不断地吸引人对都市的向往与渴望,即人内心之中挥之不去的都市情结。都市意识的核心是商品意识,而商品意识本身是一种物质主义,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结果,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利于人自身完善的负面因素。过度的物质追求和过剩的欲望情绪带来了人的异化,人在精神上感到虚无、焦虑与漂泊感。这就是与都市情结相伴生的反都市情结。这种看似矛盾的两极,其实质是都市这枚硬币的两面,是都市意识的双生性特点,都市情结与反都市情结共同指向了都市意识。文学反映时代,这种都市化的情绪在当下的都市小说中有着清晰的表达,作家在都市文化想象中将都市生活的张弛两端和人性中的正反两极真切的表现了出来,进一步丰富了对都市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长路漫漫,心路永恒。在令人神往的白山松水之间,40万东丰儿女靠勤劳和智慧铺筑了条条幸福之路,驾起了通向小康目标的座座金桥。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发展这个永恒的主题,东丰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的点子锁定在公路建设上,历经2003~2004年短短两年时间,极大地改变了公路交通滞后的状况,公路建设实现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