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潜虞 《外交评论》2013,30(5):82-101
1949年至1965年,中国对外国驻华使馆的管理工作可分为几个阶段,并呈现出各自鲜明的历史特色:(1)1949年以后,外国驻华使馆管理工作向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边倒";(2)1954年以后,外国驻华使馆管理工作在和平共处方针的指引下体现出灵活积极的态势;(3)1958年以后,受到中苏关系的影响,对苏东国家驻华使馆的管理工作逐渐收缩僵化;(4)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反帝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外国驻华使馆管理工作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组成部分。中国外交政策演变是影响驻华使馆管理工作变化及成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潜虞 《美国研究》2020,34(2):70-85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冷战的特点是美国着力组建旨在遏制中国的军事同盟体系,而中国通过落实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政策力图突破美国的封锁。亚非会议成为中美两国冷战角力的焦点。美国对亚非会议的政策有两个基本点:第一,美国不公开反对召开亚非会议,但鼓励所谓“温和国家”与会,以间接发挥美国对会议的影响力;第二,全力阻止会议发起国做出邀请中国与会的决定。在行动没有奏效的情况下,转而要求自己的盟国代表“自由世界”发言,尽可能限制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影响。会议开幕后,美国没有对周恩来提出的缓和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声明给予积极回应。会议结束后,美国逐渐认识到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在会议上取得了成功,但仍然未能促使它改变遏制、敌视新中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第一至第四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是万隆会议后亚非国家之间最为重要的国际会议,也是中国高度重视并始终参与的多边外交活动.在第一届大会上,中国的政策既有求同存异的色彩,又强调反帝斗争与世界和平的不可分割性.在第二届大会上,中国强调美国是亚非国家的主要敌人,号召建立反帝国际统一战线.在第三届大会上,中国反对苏联邀请东欧国家作为观察员,并通过支持古巴降低苏联威信.在第四届大会上,中国一方面谴责美国侵略越南,一方面在很多问题上与苏联进行斗争.中国对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政策,是中国对亚非国家总体政策斗争性不断提升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极力拉拢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组建针对中国的包围圈,为了应对这一情况,中国提出了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外交战略,1954年中印、中缅两国总理互访就是落实“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重大举措。在互访过程中,中印、中缅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领导人着力消除了印度、缅甸在华人华侨、边界问题、亚洲国家共产党以及中美关系等问题上的疑虑和担心,从而促进了中印、中缅两国关系,巩固了亚洲国家的中立倾向,为亚非会议的召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潜  樵翁 《工友》2009,(8):28-29
2006年11月底,湖北省电力公司工会在为即将召开的总经理与职工代表对话会收集意见、建议时,一名职工代表提出,“希望总经理能随时听到职工声音,了解基层情况”。为此,公司工会向党委建议在28个直属单位各聘任一名“总经理联络员”,作为公司“开门纳谏直通车”。在第一次联络员会议上,总经理汤文全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大家原汁原味地反映一线职工的意见、要求以及基层生产经营情况。”从此,“原汁原味”成为衡量联络员向总经理收集、反映情况是否真实有效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6.
李潜虞 《前沿》2011,(4):8-11
中美关系缓和的进程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60年代中后期,中国安全环境的恶化与中国安全战略的变化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缓和,文革动乱局面得到控制为中美关系缓和提供了可能的国内政治环境,领导人的危机意识强化了缓和中美关系的动力。这些都是中美关系缓和的有利因素。而美国奉行的缓和政策不能满足中国的战略需要,"批林批孔"运动再次毒化了国内政治环境,中国领导人还面临着国内国际三重博弈的复杂局面,这都使中美关系缓和的进程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7.
李潜虞 《前沿》2014,(13):212-215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公使驻京。随着华夷体系思想的衰落,外国公使终于能够觐见皇帝,递交国书。进入民国时期,列强组建了管理使馆界事务公署,统一管理使馆区的公共事务,民国政府对此予以承认。抗战胜利后,北京使馆区才被正式收回。新中国建立后,北京市建立了新使馆区。改革开放以来,外国驻华使馆的工作呈现出多领域、专业化、话语权提升的特点。学会与外国驻华使馆打交道是北京成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8.
白领丽人,这个描述职场女性的词汇越来越多的见诸报端,令人心生艳羡的同时,很少有人会看到这个闪闪发光的词语背后的辛苦。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凭惜自己的实力,进入职场,甚至杀入一些以前女性不曾涉及的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但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烙印犹在,职场女性往往在事业和家庭的夹缝中打拼,扮演妻子和职员两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