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读了沈以行、姜沛南、郑庆声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研究人员撰写的《上海工人运动史》上卷样书(辽宁人民出版社),获益匪浅。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最早自赏登上政治舞台的一支先头部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工人运动是近代中国工人运动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正确宣传当代中国工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对于贯彻中共中央重新强调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战略方针,推动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工人运动的研究,尚属起始。笔者从教学角度,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当代中国工人运动的历程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当代中国工运,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主要内容和历史联系,大致可作如下分析: 第一阶段,从1948年8月六次劳大至1957年中国工会八大召开以前,这是当代中国工运的准备和蓬勃发展阶段,在中共中央的关怀和指导下召开的六次劳大,是中国工运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当前的最大任务是推翻美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统治,建立独立、自由、强盛和统一的新中国。六次劳大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选》系统地提出了体现时代精神的科学理论,具有重大价值。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来说,它是指导全党实现伟大历史转变和确定四化建设道路的论著,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就是对于当代工人运动来说,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这个方面来看《文选》。第一,《文选》为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拔乱反正提供了锐利武器,指引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运学院副院长王一凡主编的(《新中国工会纪事》一书(以下简称《纪事》),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采用历史编年体的形式,简要而又全面地记述了新中国工会运动的历史。时间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3年10月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该书是根据党和工会的历史文件、各种报刊资料,以及全国总工会、全国总工会党组的有关材料摘编而  相似文献   
5.
由陈云同志题签、朱学范同志作序的《中国工运史辞典》(常凯主编、杜万启、刘继臣、朱汉国副主编,以下简称《辞典》),已由劳动人事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中国工运史研究中的一项较好的成果。该书具有下述几个优点: 第一,注意历史内容的连续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不是神的启示,而是人的启示,人类历史的发展,无论是学术文化史,还是革命斗争史,都有一个有规律的演进过程。因此,研究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只是简单地复述和串联既往的历史现象,而是要在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基础上,总结人民群众在历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阐明历史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6.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的最大功绩,是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定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中国导向正常的、充满希望的新时期。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开拓前进的十年。十年的实践证明,三中全会的精神,对于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三中全会的路线,是中国工人运动前进道路的明灯。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是指导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其中关于反倾向问题的精辟论述,对于我国工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有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回顾建国后工会运动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深刻领会邓小平重要谈话的精神实质,从以往的经验教训中,明确当前和今后工会运动思想政治建设的目标和要领。  相似文献   
8.
198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当代中国工运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工会十大在思想上进一步清算了工运领域的“左”倾错误影响,在政治上确定了新时期工人运动的根本任务和工会工作的正确方针,在组织上实现了新老合作和交替,从而把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工会十大以后,广大职工和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大会的方针,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人运动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内容。深入研究和正确宣传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对于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素质,培养广大工会干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具有战略意义。在研究中,必须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中国工人运动史应该系统地、全面地研究中国工人运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重点是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现代工人运动,因为它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主干。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走过了三个历程,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早期工人运动;新民主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从1920年(时年22岁)岁末旅居欧洲,至1924年夏秋回国。旅欧期间,他用了很大的精力考察欧洲工人运动的状况,探讨工人运动的理论,寻找中国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辨析欧洲工人运动的思潮,认定社会主义是工人运动的正确指导思想周恩来对欧洲工人运动的考察,首先注意对各种思潮的辨析。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欧洲工人运动所处的历史条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欧洲工人运动中的影响,但其它思想流派也不乏市场。工团主义(也叫无政府工团主义)在法、意等国曾流行一时。它一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