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国发展之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艰苦奋斗又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然而,在大学生中仍存在着对艰苦奋斗认识的误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为此提出了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在人际关系和人伦道德、个体性与整体性、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道义与功利、现代人格特征与传统人格特征等方面,对农村未成年人与城市未成年人的道德状况进行比较,从经济发展、社区环境、教育水平、家长素质等向度分析道德差异的成因,提出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实施有效教育,以及更多地关注农村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区千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身上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它是决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控,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水平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结合教学,对广州市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自我意识的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存意识是基础,社会适应性是发展,有了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才能提高生存质量。大学生的生存质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基于生存意识,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现状与问题,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蒋义丹 《青年探索》2008,(3):50-53,59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处于青年前期的未成年人群体道德成长的矛盾,归纳出较突出的四对矛盾,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道德抽象与道德具体、道德协调与道德进取、道德约束与道德自由的矛盾,并分析矛盾的主客观成因,以期为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