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建筑业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在劳动用工方面的诸多不规范问题,建筑业如何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以解决相关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建筑业存在的劳动用工方面的不规范问题予以罗列与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如何预防次生灾害、疫情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将是具有挑战性的全国性课题,值得全国人民共同贡献自己的智慧从而帮助灾区共渡难关。本文拟就地震灾区较急迫的受灾群众过渡期住房的建设用材料的处置、灾后废墟的清理、灾区群众的安置等问题提出灾区灾后自然环境风险隐患的预案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只有竭尽所能地做好应对灾害的预案才能在灾害来临时避免不必要的付出并减小灾后补救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物权法》规定的产权规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规范与保护着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所有权,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不同所有权之间的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应有的法治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4.
从优化工作效率出发,格式条款订入劳动合同以提高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缔约效率是完全必要与可行的,但预先拟定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合同中设立不合理条款,减轻或免除自己的责任、侵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所以,对订入劳动合同中的格式条款如何予以法律规制就显得至关重要。现行《合同法》对格式条款规制规则的规定,应当具体落实在格式条款订入劳动合同的事先、事中、事后的三个环节。只要格式条款订入劳动合同的基础是合法的、规范的,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明确的、对等的,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是衡平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保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能得以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1890年合伙法第19~31条基于下列两项重要的原则规定了合伙人之间的关系:(1)订立和变更合伙协议的自由;(2)在业务中,合伙人之间要诚实地披露各自的情况。上述第二项原则,即最大善意性的基本原则是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群体是在各大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虽然居住在城市,但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他们虽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他们享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等基本权利;他们虽然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为城市的繁荣作出了贡献,但他们亦给城市带来了负面效应.这些矛盾反映出来的问题既涉及法律,亦涉及人口、社会、经济等方方面面,解决问题的途径亦不可能集中、单一,然异曲同工,各方探讨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竞争,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推动力的作用,堪称市场经济的动力与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亦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竞争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屡屡地遭到践踏,这就使竞争陷入了不正当的误区。这种行为无疑对市场经济有所阻碍并进而对市场经济秩序有所挠乱,它作为一种损人利己的不法行为,历  相似文献   
8.
监护     
本文将致力于深入探究未成年人的监护问题,并从比较法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监护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监护一词是在较丰富的含义上被使用的,它时常仅指监护人的职责,在这一点上来说,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已经被交给那些监护人,或勿宁说是已经被交  相似文献   
9.
集体合同因在合同主体、合同内容、合同责任方面均不可能具有相对性而使其被排除在适用合同相对性规则的合同范围之外,这就决定了集体合同难以在履行过程中独自发挥功效,因此,受合同相对性规则规范的劳动合同在集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正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单个劳动合同的一一订立与履行,才使得集体合同从字面内容真正落实到劳动者实际享有的劳动利益中去.集体合同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对劳动者的劳动利益的保护方面各自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商业领域与版权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比较谈鲁叔媛商业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与版权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初看似应同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范畴,因为这两种行为均以使他人受损,使自己受益为根本目的,而且行为人主观上皆有故意,但细究当属两个不同的概念,且有种种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