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黄日涵  ;丛培影 《前线》2014,(7):59-61
<正>2014年5月20日至21日,第四次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在此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和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指明了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亚洲安全观的提出和践行,开辟了地区安全合作新局面,不仅将促进亚洲和平与稳定,而且将促进世界整体安全形势的良性发展,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时代,权力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非政府行为体和个人变得更加活跃,并冲击到了政府的权威。权力流散使国际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行为体多元化和“一超多强”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将平行存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网络空间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领域,网络权力成为争夺的新焦点。中国作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需要应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构建符合自身未来发展的网络空间战略。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的提出是中国外交思想的重大创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及区域合作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为之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  相似文献   
4.
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有史以来最持久的和平。它是在英、奥两个主导大国的推动下,通过协调大国矛盾,在寻求各国共识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均势体系。维也纳体系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却给国际社会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在维也纳体系框架下,通过大国协调达成的主权国家之间具体划界原则、多边国际会议制度以及对欧洲集体安全机制的探索、对研究国际合作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信息时代,恐怖主义通过与网络的有效结合,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寻找到了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网络恐怖主义的跨国性、灵活性、隐蔽性、迅捷性等特点,使得其具有多样的活动方式,因而对国家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防范、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成为各国面临的新  相似文献   
6.
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网络空间冲突治理问题更是备受关注。与现实的物理空间冲突相比,网络空间冲突具有行为体多元化、进攻手段快速更新、冲突后果不可预知等新特点。这导致网络空间冲突治理面临认知分歧严重、规范难以有效管辖、威慑无效和"结构性难题"等现实挑战。因而,网络空间冲突治理需要转变治理理念,通过国家间务实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构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并培育合作、共享的治理文化。作为全球网络大国,中国一直以来都积极倡导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治理体系。同时中国将在创新治理理念,弥合数字鸿沟,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等方面,为构建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和全球网络治理机制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维也纳体系维持了欧洲有史以来最持久的和平。它是在英、奥两个主导大国的推动 下,通过协调大国矛盾,在寻求各国共识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均势体系。维也纳体系存在时间虽然 不长,但是它却给国际社会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在维也纳体系框架下,通过大国协调达成的主 权国家之间具体划界原则、多边国际会议制度以及对欧洲集体安全机制的探索、对研究国际合作等 问题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Web2.0时代。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成为公众对一国外交政策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舆论也为政府了解公众观点提供了重要途径,推进了外交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浅析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族主义是指主要以互联网作为言论平台,自发表达爱国热情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明显的突发性、一定的自发性以及一定的非理性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特点。网络民族主义主要以民族团结和舆论导向问题为切合点,对国家安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中国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培养理性的传播者、接受者队伍,建立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采取灵活政策正确组织引导等,使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今后的走向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中美关系也是当前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现实利益等领域的差异,导致了中美之间在人权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建交以来,美国对华人权外交受时代发展、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在不断演变,但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人权外交作为分化中国、遏制中国发展、维持其霸权体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