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如林  何嘉 《中国法律》2005,(1):13-14,65-68
劳动教养(以下简称劳教)是中国对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进行强制性教育矫治的法律措施。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经常违反法律、破坏社会治安,其违法行为有的尚不构成犯罪,有的构成轻微犯罪.但其不良的人格、心理结构和行为习惯对社会构成了威胁。由於对他们不宜施用刑罚。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的民事立法,我国的民事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与其它组织。其中,合伙企业作为重要的民商事主体之一,在团体能力和责任能力等诸多方面与公司法人颇为相似,却被一直排除在法人范围之外,而被归入其它组织之中。随着新型的有限合伙的出现,这种立法上的不合理显得更加突出。借此《民法典》编撰之际,我们应该重新讨论和认识合伙企业的团体能力与责任能力,赋予其法人资格,以此理顺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人民齐心抗击“非典”的时候,一场无声的战斗同时在全国劳教系统悄然展开。4月中旬以来,在司法部统一安排部署下,全国300个劳教场所果断采取措施,严防疫情流入场所。全体干警日夜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沉着应对,共同为26万劳教人员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将“非典”拒于场所之外“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是关乎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抗击“非典”的战斗展开伊始,司法部即要求全国劳教系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充分认识“非典”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从贯彻“三个代表”的高度,将其作为当前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以下简称劳教)是我国对违法和轻微犯罪人员进行强制性教育矫治的法律措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经常违反法律、破坏社会治安,其违法行为有的尚不构成犯罪,有的构成轻微犯罪,但其不良心理结构绝不亚于罪犯的犯罪心理结构,已形成违法犯罪的心理行为惯性,如不及时采取适当的管教及补救性管束措施,会对社会构成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