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刑事证据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理以及定罪、判刑的依据,是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在办案过程中如何把握每一种证据的证明力,如何对各种证据进行收集和审查以及应用,是整个办案活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及其实践 ,对于当前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颇具借鉴意义。一、孙中山道德思想的认识渊源孙中山的道德思想 ,是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是服务于三民主义政纲的 ,因此 ,它主要是调整反帝反封建的中国人民之间的行为规范 ,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道德范畴。孙中山的道德思想在认识渊源上 ,一是西方近代博爱、平等的道德 ,一是所谓“中国固有的道德”。在孙中山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中 ,他前期较多主张学习西方近代伦理道德思想 ,而后期则积极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其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之下,美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导致疫情冲击下人权危机的必然暴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结构性缺陷削弱了国家疫情应对中的治理效能,资本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消解了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凝聚力。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理论批判的同时,美共也积极开展斗争实践,揭露共和党疫情应对不力的种种表现,加强宣传教育扩大自身群众基础,建立多元选举联盟,力争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击败特朗普及共和党。  相似文献   
4.
刘力波  杨宏志 《学理论》2010,(26):148-148,320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苦练内功,扎实探索;需要拓宽思维,与时俱进;需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将秉持全力维权、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力求在更高的起点上,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检察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5.
网络无政府主义是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相伴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和思维倾向,其表现形式多样,对于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对青少年德育工作形成了严峻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必须积极推进文化现代化,加强虚拟社区伦理的研究和建设,促进传统德育向公民教育延伸,充分运用社会化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赢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法宝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其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具有同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解除了文化窘境,奠定了现实基础,提供了指导思想。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精神动力,优化了文化土壤,提升了大众素质。  相似文献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实质上是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交融共生的过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以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弘扬启蒙精神、加强民主建设以及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的建构为途径,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交融共生。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可以从实现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加深理解二十四字内容等方面给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延安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这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同构性在特定历史阶段中的具体反映.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推进了延安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这一进程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升华构成了延安精神的内涵,毛泽东思想奠定了延安精神生成的基础,并为其培育和弘扬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另一方面,延安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精神动力,优化文化土壤,提升了大众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具有同构性,分别体现了中华民族向外和对内寻求延续中国文化"民族慧命"的创造力。二者的互动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彰显出了重要的价值。中华民族在当代所处的历史境遇表现为,积极参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全球化进程,推进阵痛与硕果共生的快速社会转型等。当代境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和谐共融的新起点,二者的双向建构是其和谐共融的新途径,中华民族生存实践的需要是二者和谐共融的必然旨归。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道德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备的思想体系 ,以爱国家、爱人民为主旋律 ,以“替众人服务”的人生观为核心 ,以塑造国民高尚人格为重要内容。孙中山道德思想在很多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理论特色。孙中山思想道德建设以自由、平等为前提 ,以民主为基础 ,以法治为保障 ,以教育为关键 ,以宗教道德之良好方面为补充。孙中山的道德思想为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