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通过与既往研究的比对,课题组成员发现由于以往关于政府治理成本的研究多局限于定性分析,本研究则以此为切入点,针对转型期甘肃省地方政府治理成本特征,运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地方政府治理成本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既定的理论框架下,本文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体制市场化的历程和特点,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以自由化为主旨的体制市场化不仅锻造了微观市场主体,也为工业化的重大进展提供了市场制度保障,从而促使台湾经济快速成长并步入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行列。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经济体间的一体化安排成为微观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台湾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游离态势则无法实现这一组织功能,从而成为其经济困境形成的重要因素。台湾经济要走出困境,必须有效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的路径是由国家主体授权或通过与国家主体先行构筑一体化进而参与到更大范围的一体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台资在大陆的区域布局虽与祖国大陆的区域发展战略指向保持了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台资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反应相对较为缓慢。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前,台商投资以加工出口型为主,空间与心理因素是台商东部投资的决定性因素;2000年以来,台商投资逐渐转向市场占领型和技术密集型,台资西部缺位的主要因素在于西部相比于东部的经济阶段差、产业集聚差、基础设施差、市场化制度差。随着西部综合区位优势的增强,台资在西部阶段性缺位后呈现的将是较长时期的大规模投资浪潮,主要投资领域将是先期投资东部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及可与西部特定区域、资源对接的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4.
两岸关系与南海问题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范畴。在两岸关系发展中解决南海问题,在南海问题解决中发展两岸关系是二者辩证关系的表现。由于两岸关系的规约和国际现实的钳制,两岸合作解决南海问题应是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也必然需要一个介质性机制。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适于作为两岸特殊关系下合作解决南海问题的过渡性机制,为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基于此,本文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框架下探讨了两岸合作解决南海问题的性质、限度与方式、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区域比较优势与人口迁移二者互动效应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利用台湾跨度30年的数据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算其长期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非单向性关系;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呈滞后效应,反映在产业结构层面存在极大的相异性:相较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言,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更显著;短期内人口迁移无法显现其正面作用,长期而言,人口迁移强化并形成有竞争力的综合比较优势,必然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经济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人口迁移所带来的"结构效应",并加以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19日是“一国两制”的设计者——邓小平逝世10周年。“一国两制”理论在经历20多年的实践,尤其是港澳相继回归祖国后,其具体指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促进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协调共处,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二是准确把握海峡两岸关系走向,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前者属于国家的有效管理问题,由于已步入预定轨道而相对容易掌控;后者属于国家的完全统一问题,由于台湾政局更替、国际势力干涉等因素而具有较大变数。因此,当前对“一国两制”战略思想的政策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两岸关系的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