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63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挪用公款罪犯罪客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是贪污贿赂罪的同类客体,本身内容并不清楚,不宜作为挪用公款罪的直接客体。挪用公款罪的直接客体应该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对特定财产之占有使用权能的不可侵犯性和特定财产之占有使用权能本身。挪用公款罪的本质是"公款私用"。其特点有二:一是滥用职权,二是个人非法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遇制度 ,尤其是具体刑罚的裁量适用原则 ,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① 在我国无论是法律规范还是司法运作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问题都有一定涉及。对此加以深入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比较研究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未成年人犯罪处遇制度内容的深刻认知 ,并相应地提出完善的建议。一、依法不适用死刑的原则死刑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自贝卡里亚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在我国 ,1979年刑法第 14条规定 ,犯罪的时候不满 18岁的人 ,不适用死刑。但是已满 16岁不满 18岁的 ,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 ,可以判…  相似文献   
3.
11月20日,网络名人罗永浩、冯唐等人,来到北京西门子总部,用铁锤砸烂三台其认为有质量问题或设计缺陷的西门子冰箱,并举牌“温和要求”西门子承认并解决冰箱门问题。这一事件得到广泛关注,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4.
杨明  刘长 《江淮法治》2009,(12):42-43
2006年上任的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3年合同期将满。3年来,大学生的“村官”路走得如何?3年后,他们将何去何从?3年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5.
刘长 《学理论》2009,(26):62-63
和谐社会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实践价值,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非监禁刑体现了刑罚轻缓化、刑罚人道主义和回归社会的理念。作为现代刑罚的发展趋势,非监禁刑在我国将会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月想  丁静 《学理论》2010,(19):271-272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一个迫切问题。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7.
当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方兴未艾时,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第五媒体"——手机互联网悄然兴起。手机网民中青少年群体占主体。文章从分析手机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入手,提出应从互联网管理、宣传教育、网德培养等方面进行应对,减少或避免手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9.
抢劫罪特别类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抢劫罪的特别类型,是指抢劫罪的加重犯、转化犯以及准抢劫犯形态。其中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涉及的主要是结果加重犯和情节加重犯,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第二百六十九条涉及的主要是准抢劫犯和转化型抢劫犯类型。上述特别类型所关联问题往往存有争议,并且直接与刑法其他...  相似文献   
10.
拓展训练是以体能锻炼为基础、以"凝练团队、挑战自我"为终极目标的体验式学习。在警衔晋升培训中引入这种教育模式,可形成对传统教育课程的综合补充,并在培养警察团队意识、提升警察身体素质、干预警察职业倦怠、增强警察适应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