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农村居民进入城市之后,不用很多的培训或学习,他的收入就会提高,这是因为:在农村他的收入增长受到土地这个固定要素的制约,而到了城市之后,他主要使用资本进行生产,而资本是可以增长的。也就是说,城市化可以“无成本地”提高进城农村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2.
姚洋 《南风窗》2010,(15):68-71
泡沫破裂是否就是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真正原因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泡沫的形成和破裂都属于短期宏观波动范畴,很难想象它们可以解释日本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20年的停滞。我们必须从长期因素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和总结这70年的发展经历,我们会发现,我国的发展道路不仅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成功道路,而且也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启示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党灵活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成功地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从而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  相似文献   
4.
姚洋 《检察风云》2012,(12):4-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一一位宏观经济、制度创新领域的引航者,一位秉持平等自由和社会公正的经济学家,一位直言不讳自己为“中左”政治倾向的经济学者……近日,姚洋对从“泛利性政府”过渡到“中性政府”的相关言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不少争议。那么,姚洋究竟怎样解释“中性政府”的概念?他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改革奇迹的?  相似文献   
5.
体制的社会主义——即建立在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我不是一个哈耶克的崇拜者,但赞同哈耶克对体制社会主义的批评,即它无法解决如何为计划收集  相似文献   
6.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勾勒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正如文件所揭示的那样,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应该包括制度供应——村庄和乡镇的组织建设。在村庄选举这个问题上,目前的确存在以“故事”代替“整体”的倾向。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及据此进行的统计分析,是对这个倾向的一个纠正。  相似文献   
7.
人的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洋 《南风窗》2011,(7):59-60
中国的城市化表现的是在物理方面的超前,在人的方面的落后。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6%,落后于全世界50%的水平,也落后于多数同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中国的城市化表现的是在物理方面的超前,在人的方面的落后。光辉的城市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形成鲜明的对照,即使是人均收入最低的省份贵州,其省城贵阳也是高楼林立,高架桥纵横,按一个外国朋友的话说,贵阳"也是拿得出手的"。在发达国家,乡村和城市一样好;在不发达国家,城市和乡村一样糟糕。世界上多数国家没有户口限制。在穷国,农村人进了城,找块儿空地搭个窝棚把家安上,久  相似文献   
8.
效率,抑或政治需要?——评《农村土地承包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必须在限制地方政府征地权利、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农村低保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否则,《农村土地承包法》非但不能提高效率,就连它的政治作用也无法发挥。  相似文献   
9.
姚洋 《南风窗》2011,(17):8-8
《南风窗》第16期刊登了《"红人"任志强》。文章记述这位"被认为缺乏同情心、被称为‘原教旨市场主义’捍卫者"的任志强先生,却同时又是一位"忠诚于共产党理想的信徒"。这至少在表面上很容易使读者对任先生个人的真诚性产生怀疑。然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印证了任先生的真诚性。  相似文献   
10.
生产型政府“结构失衡”是近年来对中国经济讨论最多的话题.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实现了超过10%的年均增长率,也遇上了结构失衡的难题.从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的主旋律是改革,经济增长动力也主要来自改革.但改革至今没有解决政府职能的转换问题.与此同时,各种利益集团出现,开始左右一些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更偏重于对生产者的保护,忽视民众福利的提高,从而加剧了结构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