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网络虚拟性与青少年的角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虚拟性严重影响着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的社会角色,从而引起青少年的角色冲突,并常常导致角色失败;而这种角色失败的后果,使得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人格变异和心态扭曲,在具体行为的选择上经常处于二难境地。因此,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减少和避免这种角色冲突,是广大青少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2.
孙召路 《青年探索》2005,(3):47-49,54
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它对青少年的社会化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它的背后又能告诉我们什么?等等。带着种种疑问,利用寒假,花了数十个昼夜,笔者来到了全市大大小小的几十家网吧,并以垫付上网费用、赠送小礼品和请客宵夜等交换条件,与一些青少年网络游戏痴迷者掏心、交流,结交了数十位网友,请他们填写调查问卷,并在对其中具有典型性的113名青少年网络游戏痴迷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后,发现他们的心灵世界和行为表现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孤独、冷漠、固执、非人性化和暴力倾向增加的现象,常人难以理解和把握,犹如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独行客…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内在起因, 我们发现, 犯罪青少年在社会心理和思想意识上, 不管是对当今社会的认知, 还是对人生、理想、前途的追求等, 普遍存在着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识, 即在自身思维中出现了严重误区, 所以矫正其思维误区的基本措施也要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少年的暴力行为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其中,网络中的暴力环境对少年暴力倾向的形成和暴力行为的产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并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少年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温床。因而,要预防和减少少年的暴力行为,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的暴力涵化效应,增强少年对网络暴力环境的内在抗拒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亚伯拉罕森的犯罪行为情境理论来分析我国少年犯罪的生成,我们发现,少年犯罪生成的原因和背景是复杂的、变化的。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少年犯罪而言,它都是少年个人的犯罪倾向和当时的社会情境环境以及个人对社会情境环境的内在抗拒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预防和遏制少年犯罪,就必须努力减少其犯罪倾向,降低社会情境环境对少年的不利影响,同时,增强少年个人对社会情境环境的抗拒力。  相似文献   
6.
孙召路 《理论月刊》2004,(1):122-124
通过对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其中,大多数的犯罪青少年在心理上对社会现象的认知产生了严重偏差,从而导致心态失衡,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产生青少年心态失衡的社会原因和背景,对于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语言交流(包括书面用语)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青少年”与“未成年人”这两个概念。但由于缺乏对这两个概念的严格界定和准确把握,常常出现把两者当成一个概念加以使用的情况。如把“青少年”等同于“未成年人”,把“青少年犯罪”看作是“未成年人犯罪”等等。这种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等同起来的做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因而,准确界定和科学区分这两个概念就显得尤为必要。一、“青少年”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术语青少年一词,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概念。严格上讲,它…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虚拟性严重影响着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的社会角色,从而引起角色冲突,甚至导致角色失败,使得一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人格变异和心态扭曲,在具体行为的选择上经常处于二难境地,因而极易产生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因此,树立网络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努力减少和避免这种角色冲突,就成为广大青少年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9.
社会越轨者的越轨行为是其思维误区的外现和产物。在思维方式上,一些社会越轨者从静态思维、弊导思维、机械性范式思维、管状定式思维和教条主义等思维方式出发,陷入了自身无法超越却又难以摆脱的思维困境,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心态失衡和心理障碍,导致了在人生价值目标选择上的严重错位并产生越轨行为。因此,矫正其越轨行为应首先从矫正其思维误区开始。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的受挫情绪若不及时加以调适和干预,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增加不稳定的因素。在对未成年人受挫情绪进行教育干预时,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辨证的挫折现,在正确分析受挫原因的基础上,客观地认识和分析自我,做到个体抱负水平与实际潜能一致,从而促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反应方式,以顺利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