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老朋友和同行冯绍雷教授请我谈一谈我对俄罗斯"中国年"的想法,对此我欣然应允。3月26日,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在克里姆林宫隆重举行。两国领导人——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在讲话中强调了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的意义,强调了两国人民命运和两国主要发展目标上的历史共性。实际上,正是两国领导人自己提出了举办这种大规模活动的倡议。中国艺术家们在克里姆林宫剧院的大型演出,成为中国音乐、舞蹈和杂技艺术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真实展示。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解体与封建割据的危急时刻。年轻一辈的中国人现在很难想象,当时的民族沦陷与危机已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在西方和日本统治者眼中,当时的中国甚至不能称之为“国家”。  相似文献   
3.
<正>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是我的孩提时期。早在那时,我儿时的世界观就受到中国人民为求解放不屈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强烈影响。后来在学生时代,中国传统哲学的独特魅力使我着迷,先是孔子、老子,而后是墨子。中国人民的英雄主义精神及传统哲学的独有魅力就这样融入了我的生命、我的意识,还有我少时浪漫的梦想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了我对人生意义思考的一部分,犹  相似文献   
4.
亚太地区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一方面,区域内的国际合作正在拓展,一个能够带来区域稳定和安全并得到普遍认同的体系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亚太国家之间争夺地区内影响力的对抗和竞争的危险性日益加重,甚至有可能导致公开冲突并阻碍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为此,继续构建一个囊括地区内所有国家的,以合作、互信、对等安全为基础的新机制十分重要。亚太地区的发展直接影响俄罗斯联邦的利益,俄罗斯倡导要确保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以及囊括所有亚太国家的建设性合作。近年来,俄罗斯政府特别重视促进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地区是俄罗斯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开展同中国的合作,进一步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于俄罗斯贯彻经济战略、实现经济现代化、融入亚太地区的经济空间,都具有原则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这是俄罗斯远东问题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五十周年纪念会和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征得季塔连科先生的同意,在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6.
正在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具有系统性质。它使西方价值观暴露了其反人道的本质,而这正是西方全盘西化以及所谓“能够自我调节的”市场无所不能理念等拥护者不遗余力所传播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会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陈昊苏先生尊敬的陈昊苏会长:2008年正离我们渐行渐远,它将作为一页崭新而辉煌的篇章载入中国和俄中关系发展的史册。过去的一年是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根据战略矩阵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国家的历史发展水平. 1.揭示国家发展的历史时代.这些历史时代通常可与政体(比如,君主制--共和制)、朝代的更迭(在君主制的政体下)、巨大的疆域变化(疆域的扩张或丢失)、法律地位(殖民地--独立国家)的改变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中国振兴东北战略与俄中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 ,而俄罗斯在普京总统连任后 ,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 ,支持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展与亚太的经贸关系 ,特别是对华合作。俄中两国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充分利用这两个地区的地缘优势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的有利条件 ,大力推动地区的合作。虽然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已经与中国东北地区建立起了紧密的生产、经贸、科技和学术等联系 ,双方的合作已具备相当的基础 ,但仍然存在一些滞后领域。今后双方应该注重开拓高新技术合作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中的市场关系和政治民主应在强有力政权的领导下稳步向前推进.在改革政策上,首先选择经济改革而不是政治改革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努力的优先方向,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与历史文化差别很大,因此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成为国家民主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中国完全有能力寻找一条既符合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同时又体现其内部极大差异性的政治社会民主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