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1.
大学生作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未来生力军,其法律信仰关系建设成败。然其法律信仰却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法律教育缺位和社会法治现实洗礼的冲击,其法治漠视和法律信仰缺失的问题十分严重。文章通过理性审视其法律信仰现状,从诠释、认同、践行诸多方面探索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体系的构建,帮助其跨越法律信仰的迷茫和危机。  相似文献   
2.
建设"两型社会"旨在打造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预示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倡导"绿色精量消费",构建"两型"生活消费模式,对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诚信体系建设与约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提升道德修养的前提,要求人们信守诺言,不弄虚作假。我国传统的诚信思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诚信理念本质讲应该说是一致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说“公民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行为成为公害……”,究其原因,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使社会的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受到影响,人们的道德…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着一些偏差,淡化了幸福观的社会价值性,当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观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对幸福的内涵、幸福观的构成要素、幸福观影响因子等进行探究,特别突出了价值观在幸福观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大方  仲鑫 《前沿》2013,(17):146-148
伴随着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袭,传统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建立,我们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挑战。勤俭道德作为构建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理论基础、价值观基础,在生态文明构建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勤俭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导向,都将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使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单靠机构养老难以解决全部的养老问题。因此要修复与重构家庭养老模式,即依靠家庭的基本养老功能,利用社区的各种有效资源,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使单纯的家庭养老行为变为家庭与社区互动型的养老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