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7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慧瑜 《南风窗》2012,(24):92-94
在娄烨作品中,从长大却无法成人的故事,到无法在一起或一同进入社会秩序的都市男女,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自画像。第六代导演们也许未必受乐于观众,但仍在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北京人,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1965年3月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代表作品有《春风沉醉的夜晚》、《紫蝴蝶》等。娄烨浮城:中产家庭的脆弱借用《浮城谜事》的片名,可以说,娄烨电影大多讲述当下中国都市青年男女"谜"一般的"秘事",很少有大陆导演如此痴迷于城市、爱情、暴力、性爱与身体的书写。娄烨电影让人想起香港的王家卫和西班牙的阿尔莫多瓦等小资经典,他们都是1990年代以  相似文献   
2.
张慧瑜 《南风窗》2010,(3):89-91
央视等媒体舞台试图整合不同利益群体的冲突,在呈现阶层区分的过程中,也为这种分化提供了合理化的解释及规范化的制度,让弱势群体心安理得地接受所处的社会位置,而不再追问自己何以沦为"弱势"。  相似文献   
3.
张慧瑜 《南风窗》2010,(5):86-88
正是在这种"无可选择"的"多元化的世界"中,宋思明向海藻发出"二奶致富"的邀请。这条路就这样摆在了80后的面前,去除了一切意识形态的掩饰。  相似文献   
4.
张慧瑜 《南风窗》2012,(26):78-81
末世预言虽然没有随着岁末的降临而发生,但屌丝的登场及其逆袭故事却成为2012年大众文化景观中不断复现的主题。末世预言虽然没有随着岁末的降临而发生,但屌丝的登场及其逆袭故事却成为2012年大众文化景观中不断复现的主题。年初,屌丝一词从网络中溢出,瞬间秒杀小资、达人、底层、草根等命名方式,成为人人津津乐道并乐于自嘲的"自称"。在随  相似文献   
5.
张慧瑜 《南风窗》2014,(9):89-91
<正>这就是当下电视真人秀所竭力讲述的双重故事,一方面把野心勃勃的屌丝打回原形、毫无怨言,另一方面让土豪有恃无恐、无所畏惧,这恐怕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无知无畏的无意识流露。2014年初,类"梦想秀"电视节目依然是小荧屏上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不只是《我是歌手》(湖南卫视)、《中国好歌曲》(央视)等音乐节目,还推出了科学类的《最强大脑》(江苏卫视)、圆梦真人秀《私人订制》(北京卫视)以及喜剧类的《笑傲江湖》(东方卫视)等。从《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到近期的《中国好歌曲》、《笑傲江湖》,籍籍无名的"圆梦人"或"追梦者"上演  相似文献   
6.
金刚变形记     
《变形金刚》好莱坞式的大团圆不仅仅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人类再一次拯救了地球,而是在现代性的自我反思中又为现代性保留了底线,正如金融危机只是一时的错误,而不是现代性自身的痼疾一样。  相似文献   
7.
张慧瑜 《南风窗》2014,(4):89-91
<正>近些年中国的新谍战剧也经常被用来讲述国共关系,因为谍战故事恰好提供了一种既能展现国共暗战,又能避免直接处理国共正面冲突的叙事类型。不仅如此,这些新的无名英雄还发挥着更大的文化功能,他们成为重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新体制关系的想象中介。最近,一部不温不火的谍战剧《渗透》慢慢"渗透"进人们的茶余饭后,这部非典型谍战剧再次展现了电视剧的"与时俱进"。大众文化的魅力在于总能往类型的骨架中塞进新鲜的血肉,以实现旧瓶装新酒的效果,《渗透》不经意间触及了当下最敏感的社会话题。如果说一浪高过一浪的反腐风暴成为新一届领导人整饬吏治、树立执政威信的  相似文献   
8.
张慧瑜 《南风窗》2011,(23):86-88
在这样一个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就连蚁族、蜗居都要"逃离北上广"、中产及准中产阶层备感都市生活之艰的时代,人们不仅仅需要白领杜拉拉升职记的"奋斗"故事,也需要底层草根"一夜成名"的"成功记"或者说"变形记"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张慧瑜 《南风窗》2013,(10):88-92
香港电影的文化登"陆"战,不仅诉说着香港人在内地经济崛起背景之下新的身份焦虑和定位,而且重构着当下中国新主流文化的想象。如果说1980年代以来以香港电影、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作为一股强劲的南来之风深刻地改变了后革命时代中国的文化景观及记忆,那么新世纪以来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全方位融合所产生的华语电影则成为中国崛起时代的文化表征。这些香港电影的文化登"陆"战,不仅诉说着香港人在内地经济崛起背景  相似文献   
10.
张慧瑜 《南风窗》2011,(15):94-95
众多明星主动、甚至不计报酬地要在如此主旋律的电影中"露个脸"。这种巨大的参与热情既不是国家行政动员的结果,也不是出场费的巨额诱惑,而是一种由衷地认同于为国家/祖国/党献礼的逻辑,最终实现了一种市场化的大众明星与"党的文艺工作者"/艺术家之间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