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张树新  费迅 《党史博采》2006,2(7):13-15
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但在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经济恢复时期,纠正以"大跃进"为标志的经济发展中"左"倾错误的时期,在完成拨乱反正和实现党的第二次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期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以深刻系统的真知灼见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进行社会调查的工作重视不够,在进行的社会调查中调查方法的使用不尽科学,应该承担起调查职责的相关部门的工作缺失,对社会学的不公正的对待等原因,造成了建国后中共在社会调查工作方面的不足。这一不足,正是成为中共在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中犯错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执政能力也包括在执政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即纠错能力。我国20世纪 50年代后期以“大跃进”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建设的重大失误之所以发生和难以彻底纠正,是与这种能力的缺失密不可分的。刘少奇对“大跃进”运动的反思及其纠错努力的受挫,是上述问题的突出表现。思考和分析这一历史现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张闻天对于社会调查的认知与参与度比较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的早期领导人中毛泽东和张闻天所进行的社会调查最多,调查得出的成果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也极大,但他们两人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对于社会调查的认知与参与度是不一样的,导致了两人的社会调查成就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影响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树新 《群众》2011,(12):86-87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跨越了十五个省份,翻越了四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近百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  相似文献   
6.
张树新  费迅 《理论月刊》2005,3(10):188-191
加速农业合作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经济原因应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从建国初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地位重要但问题很大,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放到了合作化上;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挥作用,需要农业也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合作化;毛泽东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济考虑也十分明显。以上诸因素构成了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漫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极其重视并长期致力于严肃认真的社会调查。正是通过对中国社会开展的一系列调查研究活动及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党形成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独具特色的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功绩是多方面的,但在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经济恢复时期,纠正以“大跃进”为标志的经济发展中“左“倾错误的时期,在完成拨乱反正和实现党的第二次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期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以深刻系统的真知灼见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 ,为贯彻计划经济的发展思路 ,党和国家开始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构建工作。这项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如何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二是如何将小农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两者相较 ,尤其以小农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更为困难 ,195 3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解决了这一问题 ,使小农经济纳入了计划经济的轨道 ,使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0.
郭村战斗是抗日战争中期发生在苏北地区的一场战斗,因其斗争对象为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而备受争议,从郭村战斗对苏北根据地的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新四军的壮大等方面看,其意义是重大的。同时,从统战工作的角度考虑,郭村战斗是统战工作的一个成功案例,反映了做好统战工作必须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