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正>俄罗斯、伊朗两国对"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的建设均有重要影响。其中,俄罗斯通过建立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建设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开展双边外交等方式不断增强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伊朗始终将阿富汗作为其向中亚发展的战略支点,并在"伊核协议"达成后通过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促进里海油气开发等方式加强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为更好地在中亚地区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建议中、俄、伊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  相似文献   
2.
莱索托的外资引进及未来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 ,大量外资进入莱索托。该国之所以能够大量吸引外资首先得益于有利的国际条件 :我国台湾省的大量企业进入莱索托 ,为莱制造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洛美协定》对莱特殊优惠政策促进了外资进入莱索托 ;纺织业国际营销网络为莱纺织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的实施成为外资进入莱索托的新推动力。同时 ,莱索托国内政治环境以及经济和社会制度也有利于吸引外资进入。然而从长远来看 ,优惠贸易条件的逐渐丧失使莱索托出口竞争力下降 ;同时莱索托国内引资体系尚不成熟 ,税务政策和运输制度依然不尽合理 ,土地市场发展很不完善 ,劳动力优势也逐渐丧失。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今后莱索托出口导向产业的发展和外资引进  相似文献   
3.
中非合作建设非洲“三大网络”,既传承和发展了我国对非经贸政策,又契合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央企利用自身优势和基础积极参与其中,既是自身国际化发展需要,也是国有资本承担国家对外经贸战略的职责所在。本文基于央企在非洲交通建设领域既有业绩和相关产业投资情况,结合非洲交通网络规划和实际建设情况,详细分析了非洲五大次区域的关注重点,提出央企开展非洲“三大网络”建设的意义、主要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访非时提出了中国将与非洲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三大网络”的宏伟蓝图。我国央企已经并将继续在非洲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摸清其在该领域的参与情况“家底”成为未来参与“三大网络”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详细梳理了央企近年来参与非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特点,认为央企下一步围绕“三大网络”建设,在提升区域交通网络整体规划实施和运营能力、提升投资项目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能力、以及提升大型交通项目对中国装备出口的带动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快速推进。同时,在中国的支持下,埃塞—吉布提和乌干达—肯尼亚经济走廊逐渐成型。加强三大经济走廊的互联互通逐渐成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拓展中巴经济走廊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然而,中国在三大经济走廊地区仍然面对发展基础差、安全风险高、政局动荡、西方国家竞争及合作机制缺失等挑战。面向未来,应立足三大走廊既有优势,逐步构建中国—印度洋经济圈。  相似文献   
6.
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和干预行动历史悠久,是其在非洲重要的传统竞争优势。殖民地时期,法国依靠军事优势维持其宗主国地位和利益;冷战时期,军事是法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期间,法国打着"民主"旗号支持非洲亲法政权,军事色彩相对弱化。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法国重新强调军事手段,多次发动大规模军事干预,将西部和北部非洲列为政策重点;尽管较好地把握、引导和利用了非洲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暴力的变化趋势,但在具体政策调整过程中也屡屡失误,暴露出法国在控制战后乱局方面的能力不足。基于维护在非经济利益、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及强化中非合作等考虑,中国应推动中法非三方和平安全合作,坚持"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原则,重点围绕沟通机制、非盟和平安全机制、萨赫勒局势、海盗打击、维和行动、金融合作等方面展开。尽管也有相应需求,但法国传统安全思维中的不合理因素将成为三方合作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