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香港、澳门相继回到祖国怀抱,是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的两件盛事。它标志着近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同时标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由理论变为现实。从提出和平统一方针到澳门回归,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整整走过了二十个春秋。这期间“一国两制”构想经历了形成、发展、实施的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这一构想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的过程中,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又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制度体系。由于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制度建设和完善所处的阶段性、制度优势显现的过程性,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各个层面的具体制度、体制的认同不可能是同步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从设计到安排、从建立到落实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不断彰显其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才会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4.
朱颖原 《求索》2008,(8):122-124
和谐传统是中西哲学的重要交汇点。和谐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三大维度。不管是中国的“道生万物、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中的“正义即和谐”的“和谐辩证法”,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哲学指导,成了和谐理念的理论渊源。中国义理之学通过诠释经典而追问、寻求“义理”,是基于一种强烈的社会忧患与人文关怀,希望从经典中寻求此岸世界的意义,建立起和谐社会与积极人生的永恒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对“和谐哲学”不断反思与探索,已经从“自在”的层次,上升到“自觉”的层次,“走向和谐哲学”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现实的选择。这些重要的现代和谐思想体现了和谐哲学的思想传承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