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8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孔子即强调“未知生,焉知死”,因而中国儒学的传统是注重修身养性乃至延生善终诸方面。但中国儒学也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对死亡问题的关注与规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儒学伦理中的诸多原则也就是基于某些特有的死亡观念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李向平 《南风窗》2007,(9):82-84
在急遽的社会变迁中,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国人的价值重建均尚未成型。公祭、国祭却已在有意无意地依赖国家资本,试图经由国家祭圣祖的模式,再度建构一个新型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3.
大寨造大庙     
李向平 《南风窗》2007,(18):34-37
世人议论纷纷、大寨人讳莫如深的普乐寺,以缩影的形式,揭示了一个经由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层层累积而成的中国信仰难题。值得忧虑的不是谁在造庙,而是这座寺庙的发展如何中规中矩,如法如仪,如何给大寨人的共同富裕与多元信仰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4.
李向平 《检察风云》2013,(20):34-3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备受关注,而与此紧密联系的信仰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方面讨论与焦虑的核心。信仰危机问题与经济发展如影随形。特别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深层表现,利益分化、共识断裂的现象格外严峻。  相似文献   
5.
李向平 《南风窗》2013,(17):88-91
"文革"建构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及其迷信;而当代官场的迷信方式依旧没有出离这种现代迷信,只是时代变迁,把这种现代迷信转换成了对官场权力的崇拜与迷信。本来就很不平静的中国社会,近日又闹出了一则举国皆晓的大故事。这一故事,类似于多年以前的"气功热"、也与几年前"李一现象"异曲同工。但是有一点却很不一样,这个大仙王林是与前不久被法院判处死缓的刘志军暗通款曲。王大仙曾经给刘志军说,"你不  相似文献   
6.
李向平 《南风窗》2013,(2):90-92
当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一旦成为国家权力继续存在的主要方式之后,就不可能再度回归到由意识形态信仰建构起来的社会秩序之中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正面临一个巨大的再转型、再变迁。国家权力、经济发展、社会运作等模式,均需一个更深入的改革与开放。在此背景下,不同社会力量都在寻找各种思想资源,以论证自身的改革话语——有向中国传统寻找思想资源的,一些人诉诸"新民主主义",另一些人诉诸传统的"儒家宪政主义";向西方寻求思想资源的群体更多,包括民主派、经济自由主义者、新左派、民族主义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充  相似文献   
7.
李向平 《南风窗》2010,(19):49-52
中国信仰如果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复兴、社会诚信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使信仰体系能够超越、出离各种现实关系的制约和捆绑,使信仰成为信仰者自己的事情;其次,是这个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理性化改革,信仰就是信仰,权力就是权力,利益就是利益,在信仰关系与它们之间应当有一道制度设置,绝不相互混淆,乃至强力干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信仰”的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信仰"现象,可说是事关中国变迁、权力民主、民族强大、精神关怀、社会正义,甚至涉及对改革开放的价值评价诸问题,使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正襟危坐。  相似文献   
9.
许多政治精英、商业精英、民间社会精英或宗教精英,在表达各自的私人信仰的时候,大多碍于自己的身份、地位,无法公开表达,只好借助于各种非宗教的形式,私下里了却自己的心愿。公共场域之中,他们只能把信仰收藏在个人的私密之处。  相似文献   
10.
知识还会有力量吗?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向平博士一知识就是力量,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可能从未遭受到象今日这般的怀疑和冷落。固有的关怀体系已经被置于一旁,独立而正常的转型过程也常常是举步维艰;面对着浮荡而迁变的社会现实,人们仿佛生活在价值真空里,心灵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